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篇
  免费   668篇
  国内免费   1204篇
测绘学   250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865篇
地质学   2131篇
海洋学   612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19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波浪作用下沙纹床面底层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涡动沙纹很大程度决定着床面阻力和波浪衰减,针对涡动沙纹作用下的绕流结构具有强二维特性,建立了立面二维曲线坐标下的数值模型.利用国外公开发表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表明模型能模拟波浪作用下底层分离涡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动力特性,对底层流动的紊动特性、床面剪切应力的随时间、空间的变化以及涡动结构的尺度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为了以新途径探索长江水量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宜昌站日流量混沌变化特性并建立了新预测模型.重点论述相空间嵌入滞时的确定.分析了传统的自相关函数法和真实矢量场法确定嵌入滞时的优劣,并提出以广义相关函数合理确定嵌入滞时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广义相关函数法是一个合理又可操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93.
斜长角闪岩弹性和流变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浙江陈蔡地区的天然斜长角闪岩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了弹性波速和流变性质的实验研究.波速实验发现, 细粒和中粒斜长角闪岩的纵波波速沿线理方向(X)的传播快于沿面理法向(Z)的传播;在800或600 MPa及550℃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细粒和中粒斜长角闪岩的波速各向异性仍较高, 分别约为7.83%和9.77%,其平均纵波波速约为6.77和6.64 km/s.在高准静水压力作用下,当温度升至750℃之后,不同方向上传播的岩石波速都开始大幅度下降. 高固定围压和低固定应变速率(500 MPa,1×10-4/s) 的三轴流变实验发现, 细粒斜长角闪岩的变形随温度的升高经历了脆性破裂(<650℃)、半脆性破裂、碎裂流动直至塑性变形(>800℃)这样一个基本过程. 韧性变形域内流变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且在750~800℃间强度急剧下降. 对两类实验前、后的样品进行显微和探针分析, 认为脱水熔融是引起波速和强度在高压(静水压、围压)、750℃之后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4.
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煤层韧性剪切带微观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研究煤层层间剪切与韧性流变的基础上提出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的煤层韧性剪切带. 煤层韧性剪切带的宏、微观特征不仅有煤层揉流褶皱、煤层糜棱岩带、煤层韧性面理构造等, 而且微观特征还表现为不同的光性组构与煤镜质组各向异性、煤化学结构的变化和有机地球化学成分的改变等. 分析了煤层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机制, 并探讨了其应变环境: 在地壳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 煤层受力后容易变形, 煤层不仅产生脆性变形, 而且也产生韧性剪切变形. 在简单剪切应力作用下煤层及其围岩间发生层间滑动或煤层发生韧性流动. 因此, 地壳浅层(< 5 km)能形成众多的煤层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95.
塔里木北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结合塔里木北缘的库车坳陷和塔北隆起这两个构造单元的地温资料和岩石热物性参数, 利用一维热传导方程, 给出了塔里木北缘地区岩石圈的热结构. 塔里木北缘地区平均地表热流为45 mW/m2左右, 地幔热流约为20~24 mW/m2, 莫霍面温度为514~603℃, 热岩石圈厚度138~182 km. 在此基础上, 根据该区地震测深剖面揭示的P波速度结构和岩石学, 结合流变学模拟进一步确定了该区的岩石圈强度及其分布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岩石圈的流变分层现象明显, 整个上地壳和下地壳部分以脆性性质为主, 下地壳底部才显韧性性质, 壳下岩石圈地幔也表现为脆性性质, 具有典型的“三明治”结构. 此外, 岩石圈强度也具有横向变化的特征, 隆起区强度大于坳陷区强度; 从南往北, 强度依次降低, 塔北隆起南部强度最大, 库车坳陷强度最小. 塔里木北缘地区岩石圈拉张背景下强度为4.77×1012 ~ 5.03×1013 N/m, 挤压背景下为6.5×1012 ~ 9.40×1013 N/m, 其脆-韧性转换深度在20 ~ 33 km之间. 塔里木北缘的岩石圈较冷且强度较大, 岩石圈表现为刚性并以整体变形为主. 该区地震活动性研究也表明了这一整体变形的地球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6.
底部水平拖曳作用下岩石圈的层间耦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岩石圈的流变分层模型,利用考虑有限形变的平面应变黏弹性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了岩石圈底部水平拖曳所产生的速度场和应力场。模拟计算中使用不同的拖曳条件和阻挡条件,以研究它们对岩石圈中应力分布及层间耦合情况的影响。不同深度的阻挡对岩石圈层间耦合及整体应力水平的影响不大,但影响阻挡部位附近的应力分布特征。随着阻挡深度的加深,应力分布异常的面积略有加大,最大剪应力的数值减小。岩石圈中不同层间黏度值的差别越大,引起层间解耦的可能性越大。在正常地幔对流(对流速度为20cm·a~(-1)情况下,流变结构相似于华北地区平均流变结构的岩石圈一般不产生层间解耦,但可以产生几MPa到几十MPa的剪应力分布,且将随构造的不均一性而产生应力异常的集中区。  相似文献   
97.
98.
根据高浓度黏性泥石流的观测资料,应用不同类型黏性泥石流的流变特性和流体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对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中的混杂层、筛积层和粗化层理结构进行了成因差异分析。侧重分析了砾石质点在高浓度黏性泥石流蠕动流场中作向上垂直运动的魏森伯效应,并在表面富集形成了筛积层的成因,及其它与粗化层结构的区别。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杭州湾大桥工程为重点试图对杭州湾地区浅层天然气在杭州湾地区的形成、分布特征作一概括,分析了浅层气喷发对土层及工程基础产生负摩阻力、沉降等危害,从浅层气的成因机制上找出工程施工中解决浅层天然气的对策(控制性释放)。  相似文献   
100.
There are many thrust-related structures occurring in the Paleozoic strata of the Niushou Mountai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The fault-related folds are the typical structures in this area.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these struct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he processes by which these structures of the Miboshan Formation were formed are reconstructed, and the strata underwent about three stages of deformation: (1) horizontal shortening, (2) folding, and (3) thrusting. And the fact that the Niushou Mountain is the leading edge of an old thrust sheet was proved, the Niushou Mountain, the Daluo Mountain and the Xiaoluo Mountain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front part of this old thrust zone, so the Niushou Mountain and the Ordovician strata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Ningxia now are likely allochthons. In the period from middle Ordovician to Devonian, the areas of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Ningxia belonged to the back-arc foreland basin of North Qilianshan orogen, which was adjacent to the continent in the north.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early Paleozoic period, the Niushou Mountain was formed after the closure of the back-arc foreland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