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393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51.
通过两组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吸力式沉箱基础长期模型试验,对吸力式沉箱基础随时间的位移变化规律以及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长期模型试验中位移发展主要集中在试验前期,后期位移稳定需要更长时间,土体流变效应较为明显。土压力沿深度分布曲线呈抛物形状,表明沉箱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为转动模式,随时间增加被动区土压力变化呈增大趋势,主动区土压力呈减小趋势。土压力发展主要集中在试验前期,后期土压力变化相对较小,但土压力稳定所需时间较长,同时荷载值越大土压力稳定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552.
菱形石香肠简单剪切成因模式及其构造流变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志勇  曾佐勋 《地球学报》2006,27(6):537-542
菱形石香肠虽常被作为指示剪切作用的标志,但其形成过程和流变学意义并未完全清楚。纯剪切模式作为一种已被认可的成因模式表明菱形石香肠也可能在简单剪切作用下形成。本文从石香肠与基质的流变差异出发,提出了菱形石香肠的简单剪切成因模式,建立了简单直观的平面模型,即方形石香肠置于方形基质中,后将其简单剪切变形分解为旋转和纯剪变形两步,并利用有限变形几何学知识,计算出理论的菱形石香肠剪切角和层面转动角,其与有限元数字模拟的实验结果还是较接近的。进一步的理论分析给出了利用菱形石香肠几何学参数(剪切角和层面转动角)求取石香肠与基质粘度比的方法,即菱形石香肠构造流变计,并运用它在湖北铁山地区获得石香肠的粘度是基质的4.76倍,菱形石香肠构造流变计扩展了香肠构造流变计的适用范围,提供了在野外快捷测算岩石粘度比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3.
强烈波浪作用在河口海岸区域引发海底沉积物的剧烈扰动,所形成的近底高浓度浑水体可汇集成海底浊流,在污染物和含碳物质自近海向远海输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重要驱动力。而近底高浓度含沙层因含沙量及其中组分的不同,其流动性亦不同。针对海底可能存在的高浓度含沙层,采用流变试验,通过剪切速率-剪切应力间的流变关系对不同含沙量下的粉土浑水体进行流变特性分析,并结合前人所做的不同粉粒黏粒比例、不同含量的浑水体流变测试结果,将粉土浑水体在100~1 350kg/m3含沙量范围内划分为牛顿流体、过渡流体和宾汉流体三种流体类型,给出了以粉粒与黏粒组分为主的含沙浑水体的流变性质变化界限图,为近底高浓度含沙层运动研究提供流体性质分类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