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51篇
  免费   3542篇
  国内免费   3566篇
测绘学   6143篇
大气科学   7322篇
地球物理   4408篇
地质学   7491篇
海洋学   2660篇
天文学   1696篇
综合类   3359篇
自然地理   2680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641篇
  2022年   790篇
  2021年   909篇
  2020年   753篇
  2019年   959篇
  2018年   638篇
  2017年   680篇
  2016年   633篇
  2015年   906篇
  2014年   1859篇
  2013年   1327篇
  2012年   1970篇
  2011年   1926篇
  2010年   1799篇
  2009年   1869篇
  2008年   1884篇
  2007年   1517篇
  2006年   1496篇
  2005年   1606篇
  2004年   1238篇
  2003年   1146篇
  2002年   1099篇
  2001年   963篇
  2000年   944篇
  1999年   695篇
  1998年   759篇
  1997年   701篇
  1996年   584篇
  1995年   539篇
  1994年   540篇
  1993年   411篇
  1992年   500篇
  1991年   415篇
  1990年   373篇
  1989年   27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4篇
  1941年   4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81.
兰方信  李莉  龚娅  汤宁 《贵州气象》2004,28(Z1):51-52
<贵州省航空天气实况填图系统>是由贵州省气象台和中国民航贵州分局气象台于2002年合作开发的一个项目,历时近一年时间,于2003年1月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实现了将3种不同类型的报文(常规天气报文、航空危险报文和机场本地报文)格式经过本系统一系列的处理后显示在同一个画面上.  相似文献   
982.
本文以双因子方差一协方差膨胀模型为基础,较详细地讨论了大地测量中可能出现的相关观测误差污染模型。将异常污染误差统分为附加异常误差和整体膨胀误差。进一步再细分为独立误差污染、相关误差污染及整体误差污染三类情形。在方差-协方差传播定律的基础上,将受污染后的观测方差-协方差转换成双因子方差膨胀模型,给出了各类污染模型昕对应的方差-协方差膨胀因子。分析了各类污染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3.
984.
法国ORCA测量仪器公司研制出一种具有新概念与系统构架的GPS智能浮标探测系统或称水下GPS跟踪系统,该系统可实时跟踪水下运载工具发出的脉冲信号。  相似文献   
985.
尹宪志  叶兴中  丁林 《气象》2004,30(2):55-57
把台站符合观测规范的气压室做为台站气压观测的标准环境 ,同时在不同的气压观测环境中进行气压观测 ,分析不同环境引起的气压观测误差 ,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气压观测环境温度不稳定和气流堆积 ,是造成气压观测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6.
李琳 《山西气象》2004,(4):39-39
使用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提高了观测时效,消除了人工读数误差,减轻了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在4个月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使用中我们是如何解决的,下面做一阐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87.
RGMAP系统在1:5万区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RGMAP系统在崇阳县幅1:5万区调过程中的应用实践.阐述了数字区调过程中的数字路线、数字实测剖面数据采集以及室内数据整理、地质图编稿和专题图件制作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RGMAP综合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8.
查干德勒苏盆地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飞 《铀矿地质》2004,20(3):163-169
本文在综述查干德勒苏盆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 ,阐述了盆地水文地质特征 ,并结合盆地地质演化史进行了古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根据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特征 ,从目的层空间展布、铀源、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水中微量元素、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等角度提取了铀成矿信息 ,在盆地中部南缘圈定了一片铀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89.
地球系统科学与成矿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翟裕生 《地学前缘》2004,11(1):1-10
在简述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上 ,文中提出了由地球系统科学引发的成矿学研究 3个观点 :(1 )成矿系统是一个特色的地质系统 ;(2 )成矿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关联 ;(3)地质突发事件具有灾害和资源的两重性。针对地球系统科学要求和矿床学学科发展进程 ,提出了 5个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或课题 :(1 )深部过程、浅表环境与成矿系统 ;(2 )重大事件与成矿 ;(3)生命活动与成矿 ;(4 )物理成矿作用和(5 )海洋成矿作用。在结语中 ,作者强调要从地球系统的大背景来研究成矿环境、成矿过程和成矿动力学 ,也即将传统的矿床成因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统科学的层次 ,为矿床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广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0.
任纪舜 《地质论评》2004,50(3):235-239,i001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是黄汲清先生经过长期大量野外调查之后,总结中国及邻区地质资料撰写的一部中国大地构造的系统著作。该书以其精美的图件和精练的文字,描绘了东亚大陆的基本构造单元的时空展布、构造样式和相互关系,强调东亚中、新生代基底褶皱作用,分出古亚洲、太平洋和特提斯一喜马拉雅三种构造型式,用活动论思想阐述了它们的发展、演化过程,提出多旋回造山运动是中国大地构造的特征的著名论断,被公认是中国大地构造的经典著作,一部划时代的著作。黄汲清先生是受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洗礼,学贯中西的杰出地质学家,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完成这一划时代巨著的。严格、认真、一丝不苟是他做学问的灵魂;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是他的科学风格。这也正是《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著作,为学术界推崇的根本原因。黄汲清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民主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20世纪50~60年代,他运用辩证法,结合深断裂,发展了多旋回思想;70~80年代,他结合板块构造,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学术思想;80年代后期,他又支持他的学生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从全球整体上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出版新一代大地构造图。他认为中国是全球大地构造研究的沃土,中国人应该为地质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