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久华 《山东地质》2008,(11):60-60
和田玉的籽料是相对于山料、山流水料而产生的,是玉石界自古相沿承袭的名词。在《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将和田玉区分出籽料、山料、山流水料。籽料和田玉在收藏界一向享有玉石至尊地位,因其价格昂贵,市场上赝品泛滥,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42.
为深入认识鄱阳湖湿地区域水循环过程,于2019年1—12月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降水、河流水、主要碟形湖水进行系统采集,综合分析碟形湖-河流水稳定同位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修河和赣江的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4月河水同位素最为富集,5—7月逐渐贫化,之后呈现出不断富集的变化趋势,整体上与降水同位素的时间变化特性相似。在空间分布上,各段河水的同位素组成均具有相对稳定的沿程分布特征,赣江在修河汇入点上、下游的同位素特性在大多数月份没有呈现出明显变化。碟形湖水同位素的年内变化范围比河水大,并且相对富集。主要碟形湖水的δ2H-δ18O关系接近当地大气降水线,具有更小的蒸发线斜率以及系统性偏离的特征,反映碟形湖主要受到当地降水补给,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基于指数模型方法估算修河和赣江水体的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分别为1.54和0.81年,赣江较短的MRT表明鄱阳湖流域具有不同水体组分相互快速转化的水力条件,修河上游柘林水库的调蓄作用导致其MRT明显大于赣江。通过假定...  相似文献   
43.
岱海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01,自引:2,他引:101  
处于北方环境敏感带的封闭湖泊岱海,其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映了岱海降水、水动力搬运强度以及湖面水位高低的变化。较为丰富的降水及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容易沉积成分较粗的陆源碎屑颗粒;当湖面较低时,缩短了沉积物搬运区与沉积区的距离,也容易使沉积物粗颗粒组分增加,但仅从平均粒径大小上很难时对其沉积作用形式作出判断。通过对贷海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的分析,讨论了湖泊的几种可能沉积作用,区分了正常流水沉积与极端条件下风力作用以及水流与风力作用混合沉积,从而揭示了沉积时的古环境特征,在岩心12.34-14.18m段,即10.5ka前具有低湖面、气候寒冷、降水多次波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4.
对龙羊峡形成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地貌和新构造的角度实际考察了龙羊峡,建立了共和盆地和龙羊峡地区构造抬升和变形的几何模型。根据模型笔者认为,黄河溯源侵蚀到达贵德盆地之后,龙羊峡西段由海拔3000m的夷平面封闭共和古湖,共和盆地周围的水体流向共和古湖;峡谷东段拉吉玛、罗汉堂地区已进行溯源侵蚀,水体向东流向贵得盆地。共和运动发生时,共和盆地作为一个完整的次级刚性活动块体被向东挤出和向东南微量顺时针旋转,同时,盆地的西端垂直构造抬升的幅度大于东端,共和古湖的水体重心向东偏移,水面越过海拔3000m的夷平面,向东流向贵德盆地,流水作用在两个盆地之间快速下切形成现今的龙羊峡。  相似文献   
45.
许向宁  李胜伟 《中国地质》2005,32(1):155-161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金沙江干流水电工程区岸坡地质背景和岩体力学环境条件,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与三峡工程库区岸坡失稳危险性评价相类比的方法,针对崩滑体失稳按总体积的1/8和1/11入江方量进行了计算和按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涌浪图解计算法计算了入水点及在向家坝坝址、溪洛渡坝址和邻近城镇的涌浪高度,并围绕大坝施工安全、库区周边城镇安全,水库运营安全等方面对岸坡失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预测,提出了岸坡失稳的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向家坝库区和溪洛渡库区土质岸坡坍塌及崩滑体入江和涌浪不会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及长期效益。  相似文献   
46.
丹霞     
莫西 《西部资源》2014,(3):74-75
正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  相似文献   
47.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砂岩较泥质岩含有较高的SiO2含量和斜长石,而泥质岩较砂岩含有较高的铁镁质组分和含钾矿物.砂岩和泥质岩样品均亏损Nb、Ta、Sr元素.砂岩中部分样品富集Zr、Hf元素和强烈的Eu的负异常,部分样品显示Zr、Hf亏损和弱的负Eu异常.泥质岩样品均富集Nj、Cr元素,但具有较强...  相似文献   
48.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夷平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夷平面是指由剥蚀和夷平作用所产生的,以截面形式横切所有在年龄上先于它的地层和构造的一种平缓地形。前人普遍认为,夷平面是在构造相对稳定条件下经过长期外营力作用形成的一个接近基准面的平坦地形,是地貌长期演化的终极产物。 流水侵蚀是夷平面形成的动力学基础。"夷平面"一直是解释新生代以来大的构造格局和地貌演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如我国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 基于气候地貌学原理,文章提出了寒冻夷平面和干旱夷平面的概念;从坡地演化过程理论模型入手,探讨了寒冻、干旱夷平面和流水夷平面的形成机理;提出有别于传统"构造侵蚀旋迴"理论的"构造隆升和地面剥夷动态平衡"的气候夷平地貌假说;此外,还简要分析了这三类夷平面的全球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9.
为了有效保护地质遗迹,并开展地质科普教育,避免以讹传讹,本文针对大别山南麓湖北省罗田县河铺镇与九资河镇交界处所发现的"冰臼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对"冰臼群"分布和形态特征分析,认为大别山地区河谷中的"冰臼群"系由水流侵蚀作用形成,其分布受构造(节理)控制,其改造和破坏受河流下切作用的强烈影响。因此,该"冰臼群"是流水侵蚀成因的壶穴而非冰川成因的冰臼。从目前的证据看,大别山地区并不存在第四纪冰川。  相似文献   
50.
流水壕泉域地下水以水头、沙渠两个烧变岩大泉排泄,本可直接引泉开发利用,但附近煤矿矿坑突水使得该泉水完全干涸消亡为有效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而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满足当地紧迫的生产用水需求,本文结合泉域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矿坑突水破坏条件下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相应方案,并经取水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