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453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73篇
地质学   1305篇
海洋学   209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控制宁芜盆地东侧边界的区域性方山-小丹阳深大断裂,中生代发生强烈活动,成为岩浆上升通道,主要控制着龙王山旋回的火山喷发,喷溢、岩浆侵入活动及与其相关的成作用。断裂活动派生的牵引褶皱及次级张性裂隙,为浅成热液金、银矿床的控矿、储矿构造,根据地貌、地质、物探异常特征,确认该构造岩浆带上,有环状和射状断裂构造,有良好成矿、控矿的塌陷式破火山口,是寻找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的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992.
皖南浅变质岩和沉积岩的钕同位素特点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邢凤鸣  陈江峰 《现代地质》1991,5(3):290-299
根据Nd同位素模式年龄通常保留源区大陆地块的平均年龄的原理,作者研究了皖南上溪群千枚岩和震旦系到二叠系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和模式年龄。发现千枚岩和沉积岩具有不同的Nd同位素组成和模式年龄,它们明显地分成二组。千枚岩的~(147)Sm/~(144)Nd=0.1220~0.1290,T_(DM)~(Nd)=1.63~1.69Ga;沉积岩的~(147)Sm/~144Nd=0.1100~0.1182,T_(DM)~(Nd)=1.92~2.14Ga。这表明,它们来自不同的物源区:上溪群可能来自附近的古岛弧双桥山群;沉积岩可能来自大别古陆和华北地台。  相似文献   
993.
浙江中生代火山岩区"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的控矿或容矿构造多数为张扭性的断裂构造;矿化年龄集中在70~90Ma之间.与含矿围岩的成岩年龄时差达25~47Ma;成矿温度一般在220~260℃:成矿流体主要为低盐度、低密度、低压力的Ca~(2-)-Na~--SO_4~(2-)-Cl-(或HCO_3)型.成矿物质主要是中生代末以大气降水为主要来源的循环地热水、从造山带的火山岩等围岩汲取而来,并根据上述特证.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4.
本区前加里东区域变质岩系可划分为三大岩群.即麻源群、马面山群和长汀浅变质岩系。它们具有不同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区域变质作用特点。麻源群为早元古代大陆边缘广海盆地的沉积作用产物;马面山群为中元古代内陆裂陷海槽的沉积作用产物;长汀漫变质岩系主要为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内陆裂陷海槽的沉积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995.
日本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可分为Se型和Te型。Se型矿床产于沉积岩及火山岩中,而所有的Te型矿床则赋存于火山岩内。将这类矿床的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伴随浅成矿化活动地热系统的特点进行比较表明:(1)Se型和Te型矿床形成于同一地热系统的两个不同部位;(2)Te型矿床的形成比Se型更靠近热源;(3)在比酸式硫酸盐型更远离火山中央的矿化区形成Te型矿床;(4)火山成因的SO_2气体的影响及主岩的类型是造成矿液化学性质(氧活度、硫活度、pH值、硫同位素成分)不同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日本的Se型和Te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砂土液化是一种重要震害现象。近年来,关于影响砂土液化各因素的研究愈发引人注目。但常用的实验及地质学方法,仅限于研究单一或少量因素与液化间的关系。而缺乏对形成砂土液化的多种条件的综合性分析。笔者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唐山地震时,影响砂土液化发生的十五个因素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初步认识了它们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7.
王河锦 《地质学报》2022,96(5):1711-1723
本文集中讨论了甚低级变质作用研究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包括:① 近变质带的创立及其在解决划分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界线这一国际难题中所取得的进步;② 伊利石结晶度对碎屑岩甚低级变质作用研究起到的作用与贡献;③ 仪器校正、粒度大小及其与Kübler指数的经验关系式;④ 泥质碎屑岩中的成岩指示矿物与变质指示矿物;⑤ 松潘 甘孜、巴颜喀拉造山带的甚低级变质作用的模式与新的成因解释;⑥ 讨论了涉及到的科学研究的相关规则。提出了运用指示矿物结合伊利石结晶度划分成岩作用/变质作用界线的方案和建立喜马拉雅伊利石结晶度标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碎屑岩甚低级变质作用的新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98.
周恩全  宗之鑫  王琼  陆建飞  左熹 《岩土力学》2020,41(4):1388-1395
埋地管道在交通荷载等作用下会发生破坏,对区域内的经济和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废弃橡胶轮胎颗粒与土混合成轻质土逐渐被用于路基填料等领域。设计完成了冲击动载下橡胶?粉土轻质混合土中管道动力响应特性的模型试验,采用等体积置换法在地基土中掺入0%、10%、20%、30%的废轮胎颗粒,通过路基的表层沉降以及埋地管道的变形特性来研究轻质混合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减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橡胶颗粒能有效减小路基表层沉降,当橡胶含量10%时,路基沉降减小最明显;埋地管道在冲击动载的作用下表现出“压扁”的形态特征,加入橡胶颗粒能明显减小埋地管道的应变及弯矩响应,当橡胶含量为20%和30%时,管道的应变和弯矩减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9.
杨根山  石永红  唐虎  李秋立  侯振辉 《岩石学报》2020,36(12):3654-3672
佛子岭群位于大别造山带最北缘,处于华北和扬子两大板块结合部位,构造位置十分关键,是解析两大板块精细耦合过程和探究大别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事件的重要单元。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佛子岭群一直被视为"浅变质"复理石沉积单元,因而对其变质演化过程的解析较为薄弱,制约了对大别造山带形成过程的全面理解。本次通过对老虎场-龚店地质剖面细致的观测,石榴黑云母片麻岩精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分析、热力学评价和年代学研究,建立了佛子岭群一个逆时针P-T变质演化型式。研究显示,佛子岭群记录了Ⅰ、Ⅱ、Ⅲ和Ⅳ四个变质阶段,温压变化依次为:①T=658~663℃、P=1.08~1.16GPa→②T=755~762℃、P=1.21~1.45GPa→③T=549~554℃、P=1.08~1.19GPa→④P标定=0.3~0.6GPa、T=477~499℃,①至③为近等压升温和降温过程,③至④则表现为近等温降压型式。锆石U-Pb定年显示了1484±64Ma~1180±192Ma、995±35Ma~606±14Ma和370±14Ma~331±8Ma三组年龄,前两组代表了碎屑锆石年龄;第三组共计7颗锆石,年龄集中,Th/U比值0.01~0.03,加权平均年龄为344±11Ma,代表了主期变质年龄。结合此次地质剖面结构特征和岩石类型,以及前人白云母40Ar-39Ar的270~255Ma变质年龄,表明佛子岭群记录了两期变质事件,早期为晚古生代的拉张背景下的岛弧根部变质,晚期为晚古生代末的较为快速抬升构造热事件,并据此推测大别造山带可能为增生和碰撞复合型造山带。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三维管网的可视化及其系统功能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阐明了三维管网几何建模的原理,介绍了基于该技术的城市三维管网的可视化过程及几种加快图形显示的方法和管网系统的功能。该三维管网建模关键技术对于解决复杂的城市三维管网可视化快速建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是建立三维管网系统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