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5篇
  免费   1293篇
  国内免费   1054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792篇
地质学   7665篇
海洋学   186篇
综合类   609篇
自然地理   43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48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采煤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开采活动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地表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给人类活动甚至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迫使人们不得不开展对由煤矿开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研究。本文综述采煤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环境水文地质学及环境学发展的方向,指出该研究存在的问题,给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3.
影响新生界"底含"发育的因素及含水层参数修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底含”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祁东煤矿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重新计算了“底含”的有关参数,对以往抽水试验参数进行修正,并成功地运用到邻近矿井。该研究表明,在富水性较强的古河道发育位置,要合理留设防水煤岩柱,才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4.
用GIS与专业计算地下水运动的FEFLOW软件结合模拟研究了民勤绿洲现状土地利用模式影响下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如民勤绿洲现状土地利用模式发展下去,受其影响,绿洲地区的地下水位将持续地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到2010年10月,绿洲内将出现以绿洲腹地为中心、范围波及整个绿洲的两个地下水漏斗,漏斗中心地下水埋深将达47~52m,绿洲边缘地下水埋深将增加到17~22m,与1997年10月相比绿洲地下水位将下降9~34m。分析表明,在上游来水不变或减少的情形下,保持现状土地利用模式,将会逐步耗竭地下水资源,加速民勤绿洲的荒漠化过程的发生;如果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将会减少地下水抽取量,减缓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5.
天山北麓中段山区地下水对山前平原区侧向补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北麓中段是自治区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正确认识区内基岩山区对平原区有无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对于能否准确计算区内地下水补给量、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保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均有着重要作用. 1 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天山北麓中段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形上由南向北发育有4个阶梯.南部高山区,终年积雪;向北的中高山区,地形陡峭;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山前平原,山区各河流出山口后均形成较大的冲洪积扇.该区低山丘陵地带地貌主要有:①剥蚀低山地貌.构造上属第…  相似文献   
186.
洛阳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杜晓舜  夏自强 《水文》2003,23(1):14-17,20
以洛阳市为对象,对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区域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实际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将地表径流中基流部分按比例划出,与河道汛期弃水量加在一起作为河道的生态需水量,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生态需水量后可得地表水的实际可利用量。将难以利用的地下水量从地下水资源量中扣除后可得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187.
山东省集雨增补地下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克森 《水文》2003,23(1):28-31
分析了山东省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状况以及水资源持续利用所面临的形势,在阐述山东省降雨、地理等自然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集雨增补地下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提出了集雨增补地下水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8.
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芹  文丽杰  孟庆国 《水文》2003,23(3):37-39,33
明确了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的概念,建立了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地下水过量开采所带来的环境负效应作为评价指标,对这些环境指标进行了量化分级、加权。运用GIS空间叠加手段,建立了研究区每个栅格的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评价体系,求出了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  相似文献   
189.
污染地下水治理过程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汉周 《水文》2003,23(4):8-12
污染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质的恢复之所以往往收效不大,在于地下水去除污染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文中把之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客观不确定性;另一类则具有主观不确定性。前一类中包括:(1)污染含水层介质的非均一性;(2)污染物的非平衡吸附作用;(3)污染物吸附分配系数的非均一性;(4)部分有机污染物的非水溶性;(5)PAT方案中非完整井以及水流的影响等。后一类则包括数值模拟中模型的概化以及参数的取值等。最后,概述了研究此类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即应包括问题的定义、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风险(或失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190.
地下水的自动化监测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方式,以推动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