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1篇
  免费   846篇
  国内免费   1410篇
测绘学   236篇
大气科学   774篇
地球物理   305篇
地质学   4177篇
海洋学   458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66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塔中志留系下沥青砂岩段发育海侵背景下受风暴控制的滨岸-陆棚沉积体系,沉积砂体的类型有滨岸砂、浅海砂坝和陆棚砂。风暴作用改造并控制着陆棚砂、浅海砂坝等砂体,使其发育规模增大。海侵时期形成的上述三种砂体的储集性优于海退时期形成的潮道砂体。滨岸砂、浅海砂坝和陆棚砂体区域上尖灭与陆棚泥岩组合,可形成较好的岩性地层圈闭。  相似文献   
972.
蚌埠-凤阳地区构造格架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青松 《地质科学》2014,(2):405-416
在蚌埠-凤阳浅覆盖区,依据重磁异常进行地质构造解释,基本查明了构造格架,确定了新的找矿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蚌埠复背斜构造轴线为向南凸出的弧形,西部地区走向北西西,与蚌埠隆起构造线一致,中部凤阳县城地区走向近东西,东部地区走向北东。郯庐断裂构造的左行牵引作用是引起轴线变化的主要原因。由此圈定了蚌埠岩体隐覆边界线和凤阳县-总铺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带范围。编制了蚌埠-凤阳地区物探推断基岩构造纲要图。提出了蚌埠岩体接触带、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带和重要断裂带交汇部位为找矿有利地区,为该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73.
宁河-昌黎断裂基于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河—昌黎断裂长约170 km,为燕山隆起、山海关隆起与黄骅拗陷的分界断裂,断裂西南起自宁河,向东北经南套南、大夫庄南、杨家坨,过昌黎转向东入海,断裂走向NE50°~70°,倾向SE,为上陡下缓的铲形正断层,该断裂为一条地壳基底深断裂,控制了南侧黄骅坳陷北段中、新生代沉积。河北省工程地震勘察研究院于2007年、2014年先后在昌黎、滦南、唐海、丰南布设了4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对宁河—昌黎断裂进行了探测,浅层地震勘探应用美国GEOMETRICS公司STRATAVISOR NX96高分辨数字地震勘探系统,采用70 kg冲击震源,单边激发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覆盖次数12次。应用Vista地震处理软件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真振幅恢复、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等处理方法,获得高质量的地震勘探时间剖面。为获得断裂活动时代的重要信息,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处理过程中的中间数据获得地震剖面时—深转换速度参数,从而获得地震勘探深度剖面,结合测线附近地层层序资料,与地震勘探深度剖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获得断裂的上断点埋深和最新活动时代认识。浅层地震勘探剖面揭示,宁河—昌黎断裂浅部由一条主断层和一条次级断层组成;断层上断点埋深40~110 m,断裂活动时代具有分段活动特征,断裂北段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南段为晚更新世中期;断裂走向为北东的段落,为正断层,走向为北西的段落,以走滑运动为主。  相似文献   
974.
975.
东北地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构造背景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通过中国东北地区浅戍低温热液矿床的综合特征研究,将矿床的分布划分为德尔布干、呼玛、小兴安岭和吉东4个矿集区,根据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确定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部分混有岩浆水;戍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和戍矿岩浆-流体系统;多数矿床形成于中低温、中浅成环境,个别矿床成矿温度高、深度大,显示了斑岩型或造山型与浅成低温溶液型成矿系统之间的连续性;厘定大规模成岩成矿时间为130Ma左右,构造环境是古亚洲洋闭合后陆陆碰撞过程的挤压-伸展转变体制,并以矿集区尺度的CMF模式解释了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岩浆-流体系统的发育机制。  相似文献   
976.
本文依托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对贵州西南部萤石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区内萤石矿均为燕山期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类型萤石矿床具有“在容矿岩层(碳酸盐岩、玄武岩、硅化蚀变岩)之上覆盖有渗透性差的屏蔽层(泥质岩石、少数为火山凝灰岩等)的特点;区内沉积地层具有四套上述赋矿岩性组合,分别为:石炭系至二叠系间断面底界、二叠系中统至上统底界、二叠系上统至三叠系下统底界及三叠系中统碳酸盐岩。本文对目前成矿地质条件好、勘查控制程度高的三类萤石矿赋矿组合分别建立了矿床式,在此基础上对各矿床式的深边部及外围找矿前景进行分析,进而划分出四个找矿远景区,为今后找矿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在系统总结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物质来源及成因机理、物理化学响应、形成环境及成藏模式、分布规律和资源评价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研究的方向和科学问题。2007年4—6月通过钻探获得了测井、原位测量、沉积物岩心及其顶空气、孔隙水、微生物、水合物等样品和资料。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的理想区域。采用重点分析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物质基础、形成环境、成藏过程、响应机理和成藏系统等研究思路,针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中气—水—沉积物—水合物体系的相互作用机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响应机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要素的耦合控矿机理等3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物源、地质与温压场等成藏条件、成藏演化热动力学机理、成藏响应机理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等5个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978.
随着数字化测图的开展和深入,安徽省测绘局DMAPS成图软件野外采集程序的原有功能已不能较好的满足数字化生产需求,但其本身和其它数字化成图软件的野外采集程序相比又有较多的优点,如加以适当改进,便能更好的适应数字化测图的需要,本文论述对野外采集程序加以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9.
朱顺然  徐超  丁金华 《岩土力学》2018,39(5):1775-1780
针对土工合成材料界面特性试验易受试验装置影响的特点,采用大型叠环式剪切仪进行土工织物与砂土的界面剪切试验。对比砂土本身、土工织物与砂土的两种剪切试验结果发现,土工织物-砂土剪切引起的叠环位移较小;叠环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与土体的剪胀性具有密切联系,土工织物限制了下剪切盒内土颗粒的运动,对达到峰值强度时的土体剪胀也具有抑制作用。由试验结果可知,筋-土界面的剪切带远小于剪切的影响范围,土工织物在界面剪切中的作用不能仅通过剪切带反映,还应考虑土工织物的屏蔽作用和对于土体剪切带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0.
小于赞金矿床是产于新疆西天山也列莫顿盆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赋存于晚古生代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主要发育硅化、黄铁绢英岩化、伊利石化、青磐岩化蚀变。流体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石英黄铁矿、石英玉髓黄铁矿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小于赞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单一,主要为水溶液包裹体,可分为纯液相水溶液包裹体(PL类)、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类)和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V类)。石英黄铁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30~190 ℃,盐度w(NaCleqv.)为0.2%~8.0%;石英玉髓黄铁矿阶段均一温度介于115~161 ℃,盐度w(NaCleqv.)为0.7%~3.4%;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均一温度介于110~138 ℃,盐度w(NaCleqv.)为0.2%~3.4%。鉴于赋矿角砾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53.8±1.8) Ma,且被下石炭统阿恰勒河组不整合覆盖,故可将小于赞金矿床的成矿时代限定在(353.8±1.8) Ma至早石炭世维宪期。锆石εHf(t)变化范围为+4.1~+8.4,平均值+6.1,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为822~1 095 Ma,指示该区岩浆演化过程中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综合考量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和成矿时代,认为小于赞矿床为早石炭世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