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95篇
  免费   5468篇
  国内免费   6758篇
测绘学   3150篇
大气科学   3621篇
地球物理   4160篇
地质学   20779篇
海洋学   2717篇
天文学   460篇
综合类   2025篇
自然地理   1709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968篇
  2022年   1050篇
  2021年   1324篇
  2020年   1081篇
  2019年   1447篇
  2018年   1077篇
  2017年   962篇
  2016年   1000篇
  2015年   1172篇
  2014年   1903篇
  2013年   1441篇
  2012年   1721篇
  2011年   1704篇
  2010年   1431篇
  2009年   1469篇
  2008年   1375篇
  2007年   1275篇
  2006年   1235篇
  2005年   1158篇
  2004年   976篇
  2003年   1125篇
  2002年   1142篇
  2001年   1125篇
  2000年   904篇
  1999年   906篇
  1998年   766篇
  1997年   901篇
  1996年   825篇
  1995年   792篇
  1994年   710篇
  1993年   600篇
  1992年   653篇
  1991年   643篇
  1990年   512篇
  1989年   516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4篇
  1958年   10篇
  1943年   8篇
  1941年   10篇
  1936年   10篇
  193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脉冲星的射电辐射与其他天体物理辐射源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们有着极高的亮温度和高度的线或圆偏振。极高的亮温度意味着起作用的发射机制一定是相干的。至今尚无对这种辐射普遍接受的模型。本文讨论了关于脉冲星的射电辐射产生和传播研究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的卤素元素(F、Cl、Br、I)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退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江汉平原东部区和鄱阳湖区地下水中Br、I元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及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长江三角洲南部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分析对比,指出该区是一个形成Br、I矿泉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3.
24.
文中详细地论述了新疆阿尔泰哈巴河一带古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分为三个类型,认为火山岩是在陆缘裂陷槽的区域构造背景下发生和演化的。对各类型火山岩岩浆来源,上升模式也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5.
26.
27.
K—Na—Ca温度计是利用矿物包裹体成分中钾、钠、钙的摩尔浓度,使用已有公式计算成矿温度的一种方法。通过在一些矿床中的应用效果表明,用该温度计计算的温度与矿床产出地质条件相符,并与用其他方法测得的温度基本一致,可以代表成矿温度。此外该温度计与压力无关;不受矿物透明度和介质临界条件限制,其应用范围较其他测温方法的要广。  相似文献   
28.
6月18日以来,景宁县普降大暴雨,洪水;中毁道路、房屋、桥梁、电力通讯设备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截止23日统计,这次洪灾共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106起。在这次抗洪中,县国土资源局早准备、早部署,有效地组织抗洪,全局出动抗洪23次59人。县乡村各级干部战斗在抗洪一线,特别是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乡镇村干部和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紧急撤离63个隐患点中的1503人,  相似文献   
29.
杨威 《海洋世界》2006,(1):42-45
一“雪龙”船起航不久,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大洋队便开始按照计划采集上海到澳大利亚费里曼特尔航段的水样。为了保证所取水样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大洋队预先设定了一些“雪龙”船走航期间的经纬度坐标点。队员们克服  相似文献   
30.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geological setting, history and subsidence of the Venetian Plain. Majo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Pleistocene-Holocen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in the Lagoon of Venice, in relation to its origin that datesback to 6-7 kyr BP. Geological land subsidence,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rigi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lagoon, and anthropogenic subsidence, that has recently assumed a major importance for the Venetian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Considering also the sealevel rise, 23 cm loss in land elevation has occurred in the last century, leading to increased flooding event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require protective 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