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170篇
地球物理   413篇
地质学   924篇
海洋学   3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着重论述如何用首枝重合法校正静态效应。提出用等权正交多项式拟合视电阻率曲线真实位置;指出了选择参考频率的原则;以及如何自动识别是否有静态效应的影响,产生了何种形式的静位移。分析静校正处理后的资料可知,静态效应影响几乎无所不在,但在盆地沉积中心有可能无静位移情形;静位移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主体形式是ρ_(TE)曲线向上,ρ_(TM)曲线向下位移,且ρ_(TE)曲线在ρ_(TM)曲线之上;ρ_(TE)曲线与ρ_(TM)曲线基本上一样容易产生静位移。  相似文献   
72.
73.
74.
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一维全区视电阻率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力军 《物探与化探》1995,19(5):391-397
本文从理论计算和野外实测资料处理两方面讨论了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维全区视电阻率解释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实测数据预处理、磁场计算及─维磁场数值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75.
苏发  何继善 《物探与化探》1995,19(5):379-384
由于近区场的复杂性及目前频域电磁测深方法的局限性,近区频域电磁测深多年来一直是地球物理领域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在近区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人组合波理论,提出了一种能适于近区频域电磁测深的视电阻率的定义式.该视电阻率在近区具有有效压制背景场、突出地电异常信息的功能,并能客观地反映地电断面的电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6.
77.
78.
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1986-1988年,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完成了五条地震测深剖面:宁德-永春剖面;洪懒-宁德剖面;莲峰-福州(尚干)剖面;南平-永泰-平潭非纵剖面;并在宁德-古田-嵩口首次试验扇形剖面观测系统,结果表明,扇形剖面对确定断裂是有效的. 根据对地震波走时的正、反演计算,用理论地震图和射线追踪方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得到了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为高、低速相间的速度分布特征.地壳介质速度为6.40km/s,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5.80-5.90 km/s、厚度约5.0 km的低速层.Moho面深度30-33 km,福州盆地为一Moho面隆起区,隆起幅度达3.0 km.北西向断裂发育,其中,闽江断裂在纵剖面和扇形剖面均有明显的反映,并切割到Moho面2.0-3.0 km. 反射波谱频方法计算得到福州盆地地壳Q值仅120-150,比邻近地区明显偏低,中地壳低速层Q值为40-80,是一典型的低速-高导-低Q(高衰减)结构层,此层上界面埋深14-15 km,与居里面埋深较一致.这些结果为福州地区的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和开发提供了地壳深部结构和某些地球物理场背景.  相似文献   
79.
利用电测深资料进行岩性(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则制  张秉书 《物探与化探》1990,14(1):78-80,62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工作的基础。物探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区域地质调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第四系或沙漠复盖区。我队在第四系覆盖的北京平原区进行了1/5万电测深区域调查工作,并以电测深资料为主,完成了编制基岩地质图等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0.
十堰至洛阳大地电磁测深观测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北十堰—河南洛阳QB-1剖面大地电磁测深较好地反映了剖面通过的华北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的地电特征, 圈出了壳内高导层和上地幔高导层, 反映了两条切入上地幔深部的大断裂, 推断嵩县大坪深部的低阻体可能为岩浆房, 为研究深部地质构造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