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2009年3月14—19日济南市发生严重CO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78例,中毒患者绝大部分出现在15日夜间至16日早晨,具有暴发性特征。对中毒事件发生期间的天气形势、气团性质和气象要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CO中毒事件发生在一次冷空气过后天气异常转暖的过程中;气团干暖、中低层大气层结稳定;气温呈明显大幅持续升温,气压呈现大幅持续下降等特征;弱风速时段与中毒人数的激增时段相吻合。分析影响此次事件的不良气象条件主要有:500 hPa暖脊的东移发展,引导我国西北地区干燥暖气团东移控制济南地区,造成本地的气温、气压剧烈变化,导致空气密度显著降低,使济南较长时间处在低密度气团中,严重影响室内的自然通风和烟囱的抽吸效应,造成室内CO积聚引发中毒事件;夜间在弱风速与低密度气团对室内通风、烟囱抽吸效应产生的双重负面作用,是引发中毒人数激增的主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王维平  徐玉  何茂强  曹彬 《中国岩溶》2010,29(3):325-330
通过监测和分析济南市市区降水、屋面雨水水质和水量过程,屋顶雨水属微污染类水,经前期雨水弃流和预处理达到一定质量标准,通过管井回灌到裂隙岩溶含水层,可用于饮用水供水和保护地下水环境。已做的示踪试验表明,北方岩溶含水介质多属多重裂隙岩溶通道,因此在人工开采条件下,回灌应关注快、慢速流带来的不同水质变化问题,包括屋面雨水与裂隙岩溶介质的水岩作用。澳大利亚的案例说明,裂隙岩溶含水层对不同污染物有着不同的衰变效果。100多年来Mount Gambier市城区雨洪水经非承压石灰岩含水层径流一直排放到作为城市供水的蓝湖,到目前它对蓝湖水质没有表现出任何可量度的损害。但对于济南市的屋顶雨水回灌裂隙岩溶含水层,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济南市泉水补给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其景观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估算了泉水补给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重点分析景观变化对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进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20世纪90年代以来,泉水补给区耕地和草地景观面积呈减少趋势,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大幅增加,其中,以林地面积增加最大;从景观类型转化看,耕地与其他景观类型相互转化较为密切,特别是与建设用地和园地之间的转化;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和耕地;(2)泉水补给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由林地和耕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构成,其变化对该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起决定作用;从生态服务价值构成类型来看,该地区土壤形成与保护服务功能单项价值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20%;(3)90年代以来,该地区总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从单项服务价值变化来看,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服务功能价值则呈现出减小趋势,其中,以水源涵养减幅最大,为4.01%,主要是由该区建设用地增加,地面硬化面积增多而引起的。研究认为,济南市南部山区作为重要的泉水补给区,其生态服务功能尤为重要,特别是水源涵养功能,因此,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价值的降低应在今后南部山区开发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逐步增加泉水补给区的整体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4.
济南城区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济南城区暴雨洪涝灾害概况,分析了形成济南城区洪涝灾害的成因,提出特殊的地形条件、有限的排洪能力、时空变化急剧的暴雨等是形成济南城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成果对济南城区防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8月24日--25日,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副专员王春秋一行3人到聊城市就2009午上半年建设用地报批、卫片执法检查、国土资源信访等工作进行督察。督察组一行先后听取了聊城市政府工作汇报,观看了2008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专题片,查阅了有关卷宗,并到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唐实地查看了报批用地现场、补充耕地现场和卫片执法检查整改现场后,督察组对聊城的国土资源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聊城的工作扎实,管理规范,保护有序,保障有力。  相似文献   
56.
济南泉域地下水位动态及其对降水响应的交叉小波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88—2009年济南泉域8个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点不同时段观测资料及1998—2009年降水数据,采用连续小波变换、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对济南泉域地下水位动态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对降水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济南泉域地下水位动态存在显著的0.82~1.16 a的主振荡周期,低频部分仅在部分年份存在1.95~3.09 a的振荡周期;②含水岩组富水性对地下水位动态存在影响,研究区主径流方向上弱富水性地段地下水位动态时滞较强富水性地段长,强富水性地段4个观测孔地下水位波动时序基本一致;③地下水位动态对降水的响应滞后明显,为73.06~134.42 d,总体表现为地下水径流路径越长,响应越滞后;④基于地下水位动态与基于降水—地下水位动态交叉小波变换得到的观测点对水位动态的滞后时间多数一致,同一径流路径上局部点对滞后时间之和与全局点对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交叉小波分析可定量评价泉域地下水位动态及其与降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7.
对场地地质条件进行平面上合理的分区和评价,是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基基础方案设计的第一步。通过工程地质分区在济南奥体中心勘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场地按地质条件细分对地基承载力、地基基础设计及场地类别划分的影响,指出工程地质条件的详细分区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8.
为深化对济南泉域的认识,运用已有钻孔、地质图、地形图及剖面图等多源地质数据,通过对钻孔数据、地质边界、DEM数据、断层数据以及辅助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耦合,对剖面进行CAD设计以完善空间信息,建立了济南泉域钻孔模型、断层模型、层面模型,采用Horizons-to-solids方法实现了实体模型的重构,最终完成了济南保泉三维地质建模。该模型实现了空间信息全方位、一体化显示,刻画了地质对象之间复杂的空间关系,解决了地质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计算与管理,为济南保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9.
为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和省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山东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1 2月8日下午,山东省政府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全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才利民副省长出席  相似文献   
60.
3月29日,山东省政府在济南举行欢送四川及中国地调局援鲁抗旱找水打井队伍仪式。姜大明省长在欢送仪式上亲切会见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等单位领导及负责同志,向援鲁打井单位代表赠送锦旗,并与援鲁打井单位代表合影留念。山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刘伟,副省长才利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