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4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29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历年水深的比较研究,对浙江虾峙门口外浅段航道水下地形的历史变迁作了初步讨论,由此得到的成果、结论和建议,对宁波和舟山的港口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103.
我国的海岸线绵长,在广阔的海岸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各种资源。为了有计划地充分开发利用深度基准面(零米线’)到海岸线范围内的海涂地带,使之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测制具有丰富信息的、达到一定精度的、又合乎需要比例尺的海涂地形图或影象地图,以便为进行海岸线长度量算和海涂面积量算,以及为海涂分类、评价、开发、  相似文献   
104.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大邑砾岩的 物源分析与水系变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碎屑沉积物的快速堆积是青藏高原东缘强烈隆升的产物,同时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的隆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文章以盆地底部的大邑砾岩作为研究切入点,详细研究了它的物源区,以深化对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过程的理解。通过砾石成分统计、砂岩薄片鉴定、重矿物分析以及古流向恢复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成都盆地北部和南部的大邑砾岩分别受不同的物源区和河流所控制。其中北部的大邑砾岩受控于出口在都江堰南约4km处向南流的河流所控制,其物源区为玉堂镇以西、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流域范围内。而南部的大邑砾岩则主要受向东流的古青衣江的控制,其物源区即为现代青衣江流域。大邑砾岩的物源分析表明晚新生代期间岷江和青衣江都曾发生河流改道。  相似文献   
105.
从发展模式及其变迁的全新视角研究快速工业化区域土地利用变迁,有利于深刻揭示发展模式对区域土地利用变迁的重要影响机制,从而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调控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利用历史普查、更新调查和逐年统计数据,结合卫星影像资料和实地调研,在简要分析典型案例区域佛山市南海区耕地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发展模式及其变迁的视角,综合研究快速工业化区域土地利用变迁的动力机制与过程,并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的耦合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6.
杭州湾南北两岸岸线变迁遥感动态调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以多时相遥感资料为基础,利用遥感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对杭州湾南北两岸的岸线进行了遥感调查,查明了岸线变迁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杭州湾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南通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盆地沉积及其演变特征入手,总结了该区新构造运动特征;运用新构造运动理论对海岸线的变迁、长江的迁移及旋扭变形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立第四系各年代的地层沉降速率数学模型、用升降运动速率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第四纪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1,21(4):377-378
在第四纪研究方面,2001年上半年有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召开。一次是5月9~11日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季风研讨会”(Symposium on Asaia Monsoon),由汪品先院士主持;另一次是5月15~17日在西安召开的“环境变迁中的人类尺度和自然过程”(Conference of Human Dimensions and Natural Processes in Environmental Change),由安芷生院士主持。会议的论文和总结将正式出版。十分感谢主持人的邀请,我参加了这两次盛会,学习到很多新知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感想,提出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海岸线空间分形性质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朱晓华  王建  陈霞 《地理科学》2001,21(1):70-75
根据分形理论 ,借助于GIS技术的支持 ,以江苏省海岸线为例 ,对以往研究少有涉及的海岸线空间分形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包括不同比例尺下海岸线长度的分形标定、不同潮滩分界线是否具有分形性质等 ,在江苏省海岸线长度的分形标定中取得了实际应用 ,由此获得了对海岸线分形性质及其分维意义的一些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10.
黄河上游的阶地与水系变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杨达源  王云飞 《地理科学》1996,16(2):137-143
黄河上游于贵德盆地和共和盆地中有7级阶地,再往上游方向存在阶地级数递减的趋势。共和盆地中还有3级古黄河阶地,黄河上游水系是通过一级级河流袭夺相继贯通的,共和盆地与贵德盆地间的黄河古道始于中更新世末期,龙羊峡河段始于60ka B.P.前后,玛多与唐乃亥 间的峡谷河段是20ka B.P.才贯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