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5篇
  免费   910篇
  国内免费   1444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320篇
地球物理   342篇
地质学   2354篇
海洋学   286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09篇
自然地理   29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62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在"催化氧化脱硫"与"再生"分开的新型LO-CAT脱硫装置中,以海水为吸收介质,络合铁为载体,针对H2S质量浓度为10g/m3的模拟气进行了海上钻井平台石油伴生气脱除H2S的再生系统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再生系统中碱性液体流速、空气过剩因子(ε)和再生温度等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进行了SEM和XRD表征。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脱除H2S的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流速v=8.77mL/min,空气过剩因子ε=90,再生温度T2=45℃。表征得出,产生的固体物质为硫磺,可能含有少量Fex Sy杂质。  相似文献   
992.
于2011年10月对大亚湾坝光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个测站表层海水的AVS含量在0.039 ~0.129 mg/dm3之间,平均0.070 mg/dm3,区域分布规律不显著;12个测站的表层沉积物中均检测出AVS,其含量(干重)范围是12.8 ~ 867.7 mg/kg,平均为272.4 mg/kg,整体呈近岸较高、离岸较低的分布规律.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水体pH值、CCOD和CDo等环境因子与CAVS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较小,相关性特征不明显;表层沉积物中的CAVS与Eh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7,呈高度相关性,符合挥发性硫化物含量较高的沉积物处于较强还原状态的普遍规律;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的CAVS与pH值、CTO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和0.219,相关性不显著.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大亚湾坝光海域表层海水硫化物含量已超过所在自然保护区(一类标准)和养殖区(二类标准)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局部水体已受到污染;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符合国家一类标准,环境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993.
陈嵩  张钢 《海洋通报》2013,32(5):535-539
海水水质监测数据纷繁复杂,为了在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模糊聚类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处 理。对监测数据分析结构做了简要说明,接着分析模糊聚类C 聚类均值算法(FCM) 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不完整数据样本 的FCM 算法,最后采用海水赤潮数据不完整样本进行实例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处理不完整样本数据时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东寨港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Cu、Zn、Pb、Cd、Hg、类金属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调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东寨港海水中除Pb的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标准外,其余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标准,且远低于渔业水质标准限值;表层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元素含量都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基本属于无污染区;本区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比岛内及周边区典型红树林湿地略偏高;红树林及暗滩沉积物中重金属比东寨港水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表明河口湾潮滩上的红树林区可能是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区,东寨港目前可能受到了陆源污染的影响;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一类标准,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现有测量海水透明度方法存在易受干扰、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了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光子运动和求解对比度传输方程相结合来计算海水透明度的算法.并利用计算机编程进行实验,计算结果与实测海水透明度值进行比较,绝对误差最大值为1.5 m,相对误差最大值为14%,证明该方法精度合理,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作为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主要是利用海水直接替代淡水作为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是海水冲厕)。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对大生活用海水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文章介绍了其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97.
MC-ICP-MS高精度测定Li同位素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不同浓度Li元素标准样品和K、Ca、Na、Mg、Fe单元素标准样品的混合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3根阳离子交换树脂(AG 50W X8,200~400目)填充的聚丙烯交换柱和石英交换柱对Li进行分离富集,淋洗液分别为28 mol/L HCl、015 mol/L HCl以及05 mol/L HCl 30%乙醇,淋洗液体积小,仅为38 mL。分离回收率高,均大于976%。国际标样AGV 2(相对于IRMM 016)、BHVO 2(相对于IRMM 016)和IRMM 016(相对于L SVEC)的δ7Li值分别为(513±094)‰(2σ,n=10)、(408±060)‰(2σ,n=4)和(0038±073)‰(2σ,n=10),与前人分析结果吻合,分析精度与国际同类实验室水平相当。并对比了马里兰大学同位素实验室和笔者实验室对同种岩石矿物样品的分析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此外,对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准标样NKT 1霞石岩(相对于IRMM 016)给出了定值,δ7Li值为(871±046)‰(2σ,n=4)。因此,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天然样品的Li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998.
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工程场地选址技术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2地质储存作为环保型工程项目,其合理的工程场址是实现长期、安全封存CO2的首要前提。我国CO2地质储存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成熟的选址技术方法体系。CO2地质储存工程场地选址应遵循目标储层有效储存量大、安全、经济、符合一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选址条件、不受外部不良地质因素影响的原则,选址技术宜采用多尺度目标逼近法,选址程序包括规划选址和工程选址两大阶段。规划选址包括国家级、盆地级和目标区级潜力评价3个阶段;工程选址旨在通过目标靶区确定、综合地质调查、钻探及灌注试验和选定场地多因子排序综合评价,最终选出良好的工程场址。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工程场地多尺度目标逼近选址技术方法对我国批量开展CO2地质储存工程场地选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要求极其紧迫。目前气象资料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研究相对较短,由此作者提出利用石笋记录重建历史年际、年代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构想。通过对目前已有的石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实例分析总结,认为洞穴石笋沉积速率相对较快,石笋中标志性结构构造特征的存在,有利于石笋记录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同时就目前的研究现状,作者提出建立准确年代标尺、选择生长速率相对较快和存在标志性结构构造特征、能记录到极端气候的石笋,以及提高采样分辨率和与其他记录相互验证等作为石笋极端气候研究的工作要求,同时就文石笋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出文石笋可能更加容易记录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个人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00.
张璞 《华北国土资源》2013,(4):85-86,88
在介绍了区域地质概况及矿区地质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地质特征,研究了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金银、钼的赋存状态、矿石类型以及围岩蚀变,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结果表明:变质长石石英岩、长石石英斑岩和爆破角砾岩是区内的主要含矿岩石,其中以变质长石石英岩与长石石英斑岩为主;钼、金、多金属矿的金属物质来源于燕山中晚期岩浆热液,矿床类型应属于次火山-岩浆热液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