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攀西地区丙南组露头及典型剖面研究,详细论述了丙南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分段,首次提出丙南组在部分地区为海相沉积的新观点。丙南组的时代自曾繁乃先生1945年于攀枝花丙南渡命名至今,皆因未发现化石而暂置晚三叠世。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研究,以古气候因素、与邻区早三叠世青天堡组对比,以及丙南组与上覆大荞地组的接触关系等多方面资料,提出丙南组的时代归属应为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12.
采用罗依登等人提出的公式,计算汉江盆地的TTI值,较为成功地模拟了该区海相高熟烃源岩的 热演化史。区内下志留统有机质大约在早二叠世硒霞期开发进入生油期,早三叠世嘉陵江期进入生烃高峰;中三叠世开始,当阳和仙桃两凹陷开形成,演化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基底和层序充填特性;研制了M判别图解,研究了沉积盆地的性质,认为盆地基底具有三分性,盆地层序充填具有阶段性和分区性,沉积盆地主体具有克拉通盆地的特点和性质。  相似文献   
14.
贵州织金新华磷矿床首次发现独立的稀土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晚震旦世和早寒武世的不少海相沉积磷矿床富含碘、稀土、钒、镍、钼等可综合利用的元素。贵州早寒武世梅树村组早期的沉积磷块岩以富含稀土元素为特征,查明其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不少研究认为稀土元素主要是赋存于胶磷矿中,但由于缺少有力的实验证据,对于稀土元素在胶磷矿中的具体存在形式,仅从理论上推测稀土元素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最近,我们利用电子探针对贵州织金新华磷矿稀土元素赋存状态进行研究,在胶磷矿中发现了独立的稀土矿物———方铈矿。织金新华磷矿产于早寒武世梅树村及筇竹寺阶底部含磷岩…  相似文献   
15.
参加刘光鼎院士主编的“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图时,朱夏院士曾谈起东海南部有海相层应值得注意。事隔10年之后,其间对南海北部陆坡海洋地质调查和东海南部丽水凹陷油气勘探,均获得了有关中生代和古新世,甚至早始新世海相沉积的新资料。 晚印支—早燕山期,西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边缘,曾发育有晚期特提斯海。它从喜马拉雅北侧经越北红河、沿北西方向的莺歌海而进入南海;再通过南海北部陆坡槽地。至东沙以东受阻于台湾隆起后,分流成南、北两支;北支经台湾海峡向北进入东海南部,南支由台西南盆地东去进入日本海域。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两次资源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对比,认为值得对古生界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分析了中国海相油气勘探滞后的原因是地史发展的顺序为先海后陆和海相沉积深度比陆相的大。归纳阐述了适用于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的10条基本石油地质认识,指出了我国海相沉积深度大、年代老、生油争议多、气比油多、遭破坏多等特点,建议开展区域地质、碳酸盐岩生油、古隆起带、逆掩断层带、盐下油气、碳酸盐岩储集性、油藏破坏与保存的关系、新技术与新方法等8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鲁西茌平背斜构造带被夹持在东侧寿张凹降和西侧监清坳陷的莘县凹陷之间,处于“凹中之隆”的有利勘探位置。该构造带的演化受西侧兰聊断裂活动的严格控制,晚三叠世,该断裂的产生接开背斜带演化的序幕。兰聊断裂的燕山期具右旋平移性质,使区内北北东向次级正断层发育,构造带基本定型。该带是相邻两凹限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地区,两凹陷内含下古生界开阔(局限)海相烃源岩和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带内下古生介顶部风化壳为良好储层;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的储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风化壳,马五1层为其主力气层,该层可分为四个小层,沉积相为分布稳定的蒸发潮坪环境,经历了表生期和浅、深埋藏期岩溶作用,天然气主要聚集在岩溶孔洞缝中。  相似文献   
19.
藏南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青藏特提斯构造城南部,包括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微板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微板块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经历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晚三叠世-侏罗纪为扩张洋盆地阶段;白垩纪为消减洋盆地阶段;早第三纪为碰撞敛合后残余海盆地阶段。该区是我国中-新生代海相地层发育最全、厚度最大的地区,三叠系-第三系总厚逾万米。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盆地叠加构成复合盆地,组成四个复合盆地带,并在其上发育了  相似文献   
20.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带,从奥陶纪到老第三纪,发育了一套层序连续完整的海相沉积地层,很少有缺失,沉积总厚度达万米以上,是研究古生代以来地壳化学演化的理想剖面。剖面岩石主要由灰岩、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按剖面厚度计算,灰岩、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