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杜昌乾 《贵州地质》2009,26(3):203-205
本文通过对贵州遵义六井一带南沱组沉积相结构特征、构造特征及组分特征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有关文献,针对六井南沱组的沉积相提出了一些新认识。认为与松桃区“南沱组”接近,并非属冰川环境的沉积产物,而属于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52.
茶树岭锰矿是近年来在川西北地区新发现的锰矿床。文章在阐述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作了探讨,认为茶树岭锰矿成因类型属于浅海相沉积型锰矿床,并提出了找矿标志;其对周边找矿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3.
《地学前缘》2017,(4):284-293
依据现有的地震、钻井和野外地质资料,综合前人关于台湾地区板块相互作用、区域大地构造、岩浆活动、弧-陆碰撞过程、沉积盆地、层序地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台湾地区弧-陆碰撞过程中的盆地特征及演化规律,认为约15 Ma以吕宋岛弧带为主的弧-陆碰撞对盆地样式和盆地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自东向西,分别形成海沟、沟-坡盆地、弧前盆地、弧内盆地和弧后海相前陆盆地。弧后海相前陆盆地为台湾碰撞带最大的沉积体系,是前陆盆地发育的早期阶段,之前还经历了陆缘断陷盆地阶段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阶段。研究区沉积物从源到汇的搬运过程中,盆地的沉积与构造之间的时间存在明显滞后。9~6 Ma期间,吕宋岛弧形成;晚上新世(3 Ma),台湾海相前陆盆地的沉积环境、沉积相、物源等才发生显著变化,沉积物源方向由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期的向SE倒转为向SW,盆地沉积与构造运动之间滞后时间长达3~6 Ma,远大于一般认为的0.1~1 Ma。沉积物沿年轻造山带走向搬运、基底沉降导致近物源区粗碎屑物质的沉积、整个搬运体系中沉积物的局部保存与释放等因素可能是导致时间滞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海相沉积软土动强度与孔压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俊能  陈斌 《岩土力学》2011,32(Z1):55-60
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②、③和④层海相沉积软土为对象,进行GDS单向振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动应力幅值和频率作用下软土的动强度与孔压特性。结果表明:相同动应力状态下,等向固结时的强度要比K0固结时的强度大;在相同动应力幅值条件下,频率越高,强度越高;动应力越大,试样强度越大,发生硬化现象。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孔隙水压力也不断增大,仅③层粉质黏土夹砂层在应力幅值为5 kPa时孔压有稳定趋势。最后,通过对动三轴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模型参数,其结果可以用来预测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的累计孔压。  相似文献   
55.
沉积-火山岩建造中金矿是近年来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新发现的具有较大远景的矿床类型。金矿产于中下奥陶统包尔汗图群布龙山组(O1-2b)、哈拉组(O1-2h)中,含矿岩系为一套海相沉积-火山岩建造,具层控特征。成因类型属于海相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改造型金矿。  相似文献   
56.
根据1996年"中-法合作东海计划",在东海大陆架打钻一口,取一长196cm的岩芯。对该岩芯样品粒度分析结果和现场生物种属记录综合研究,表明此岩芯属浅海沉积,既有波浪多次往返搬运沉积的特点,又有河流砂沉积的特点。以74cm为界,上层为冰后期海进滨海相沉积,下层为晚更新世末冰期海退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57.
58.
唐俊林 《地质与勘探》2020,56(6):1134-1144
近年来,喀喇昆仑地区林济塘中生代沉积盆地内发现了火烧云超大型铅锌矿等众多铅锌矿床,以往对该地区的沉积环境以及其成矿相关性缺乏详细探讨。本文开展了林济塘盆地内侏罗系灰岩微量元素和石膏硫同位素分析,以揭示铅锌矿床容矿地层的沉积环境及其与成矿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盆地内侏罗系灰岩中Ba、V、Ni、Cu、Co、Th、Co、Sr元素及比值特征显示其形成于海相,石膏硫同位素δ34S 值为14.89‰~20.63‰,与同期海水相一致。表明该盆地内铅锌矿床的容矿地层形成于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海相沉积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59.
海相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海洋生物、现代海洋沉积和古代海相地层中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水体中高生物生产率是海相环境形成富有机质沉积的关键因素;沉积和早期成岩作用期间水体的相对还原环境是有机质富集保存的有利条件;海底深部流体的活动是造成富有机质沉积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沉积速率是影响海相沉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现有研究表明,在海相盆地中最有利形成优质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主要有欠补偿浅水—深水盆地、台缘斜坡、半闭塞—闭塞欠补偿海湾和蒸发潟湖。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