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近些年来,粉煤灰和盐湖老卤镁资源的综合利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绿色制备低成本类水滑石是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本文以Na2CO3和NaOH为沉淀剂和pH调节剂,以高浓度粉煤灰浸取液中Al3+和近饱和富镁卤水中的Mg2+为金属离子源,采用共沉淀-水热法,成功制备了镁铝水滑石.通过XRD和SEM的测试分析探讨了陈化温度...  相似文献   
52.
碱选择性浸取高岭土制备中孔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岭土煅烧至一定温度,与酸或碱进行反应,可选择性浸出其中的A l2O3或S iO2,制备多孔材料。研究大同煤系高岭土煅烧至1 000℃,用N aOH溶液进行选择性浸取得到多孔材料的性能。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选择性浸取后,高岭土中S iO2大部分被浸出,铝硅摩尔比从0.85提高至4.62,以-γA l2O3为主要成分,比表面积达到106.4 m2/g,平均孔径为3.647 nm。这种新材料在石油催化裂化、自律型调湿建材及制备莫来石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针对青海大浪滩盐湖地区钾盐浮选尾矿,研究了尾矿中钾盐的赋存形式,并探索了以稀释老卤为溶剂浸取尾矿中钾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钾主要以钾石盐矿的形式存在于尾矿中,该矿样属于典型的硫酸镁亚型矿质。同时,考察了不同稀释倍数的老卤的物理性质变化,得到了室温条件下该钾盐浮选尾矿最适宜的浸取条件,老卤/淡水的比例为1∶4,固/液比为3∶2,搅拌反应1 h。在优化条件下,得到了钾离子含量为3.93%的富钾卤水,此时K+浸取率达到86.9%,该卤水进一步蒸发结晶可得到软钾镁矾。本研究为低品位硫酸盐型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54.
文章论述了以碳酸锰矿为原料,经硫酸浸取、对浸出液进行除杂、采用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纯净碳酸锰,再经热解、精制产生优质化学二氧化锰的过程,并对二氧化锰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5.
分别用常规浸取法和协同浸取法对青海某矿浮选尾矿进行浸铜的研究。使听浸取率由常规法的40%提高到协同浸取法的60% ̄70%。这对于解决含结合氧化铜较高的金属尾矿的湿法冶金无疑是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56.
渤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及其在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76,自引:2,他引:76  
利用分级浸取分离法首次将自然粒度下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氮分为可转化态氮和非转化态氮,并将可转化态氮区分为四种形态: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及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并对其分布进行了研究,估算了各形态氮对沉积物-海水界面循环的贡献。结果表明,渤海沉积物氮中可转化态氮占总氮(TN)的比例为30.85%,其中IEF—N、CF—N、IMOF—N和OSF—N所占比例分别为3.67%、0.31%、0.42%和26.45%,其分布呈现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分布的控制因素亦不同;各形态氮释放的顺序与其在沉积物中结合的牢固程度一致,对界面循环的相对贡献随时间尺度发生变化,绝对贡献的大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储存量大小一致,为0SF—N(84.6%)>IEF—N(13、0%)>IMOF—N(1.4%)>CF—N(1、0%);非转化态氮占TN的69.15%,其中约有49%是由于粒度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57.
哈达门沟金矿床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中,成矿流体富钾高碱且氧化性强,矿石建造中铁氧化物含量高,并且可见铁氧化物被硫化物交代的现象。文章拟揭示金在铁氧化物中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并探讨金矿床成因。对哈达门沟金矿3种类型矿石中的黄铁矿、铁氧化物(磁铁矿和赤铁矿)单矿物进行金、铁浸取实验,结果表明:铁氧化物含金较高;黄铁矿中的金和铁的浸出曲线不同步,金浸出率与铁浸出率呈负相关,表明黄铁矿中的金主要以颗粒金形式存在;铁氧化物中金、铁同步浸出,浸出率为正相关,表明铁氧化物中的金主要以品格金和(或)胶体吸附金形式存在。哈达门沟金矿床的上述特征均表明其具铁氧化物型金矿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58.
曾贻善  刘家齐 《矿床地质》1998,17(Z6):1083-1084
在矿物包亵体显微镜研究的基础上,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西华山-荡坪钨铍矿、漂圹钨锡矿和珊瑚锡钨矿床某些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羧酸(甲酸、乙酸、丙酸和草酸)组成。所有样品的浸取液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短链羧酸,甲酸是占优势的物种。所研究矿床成矿流体的阴离子组成特征可能与岩浆活动和围岩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9.
基于我国钴资源分布分散、且多为伴生、品位低的现状,对某铜钴矿化区钴矿石中的钴碳酸盐矿物、含钴铁氧化物和具有吸附态的粘土矿物进行了钴的赋存状态和浸取试验研究.查明了钴的赋存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运用逐一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相互验证的办法,确定了最优化的浸取试验方案,该方法对此低品位氧化钴矿石中钴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