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渤海及其局部海域为例,通过数值模拟量化地转缺失对水动力过程的影响,评价不同空间尺度下实施潮流物理模型试验的理论可行性。结果表明,对整个渤海、辽东湾这么大尺度的海域实施物模试验理论上是不可行的;对90km尺度的渤海湾,地转缺失使模拟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对莱州湾61km尺度的海域可进行物模试验。研究确定60km为实施潮流物模试验一般的理论允许尺度。  相似文献   
72.
针对随机数据作明文时,8051芯片RSA算法功耗曲线轮间差异不明显,提出采用特殊数据(如N-1,R-1等)作为明文,可获得功耗差异比较明显的曲线。验证真实环境下采用特殊数据作明文对8051芯片RSA算法进行SPA攻击,可以降低8051芯片密钥的破解难度,提高其功耗曲线攻击效率。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提高智能卡安全的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73.
21世纪以来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时期,研究表明,大量热量进入海洋深层是导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暂缓上升的主要原因。本文估计和研究了2002.4-2014.12间由热膨胀导致的海平面变化趋势,以此来探测海洋热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使用GRACE重力卫星CSR RL05数据计算了全球海洋的水质量变化,并结合海平面异常数据,计算了由热量变化导致的海平面变化(Net SLA)。将Net SLA与Ishii温度数据计算的海洋热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后表明,Net SLA与海洋热含量存在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大值达0.95。考虑到海洋观测只能表现海洋上层2000m的热含量变化,而除去水质量变化的海平面变化则反映了整层海洋的热含量变化,是估计海洋增暖趋势快慢的有利工具。经计算得出,2002至2014年间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存在加速增暖趋势,而近年来南半球环状模的增强是导致其增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端点效应压制的Hilbert-Huang变换, 对大同及沁源台布置的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的印尼8.6级地震激发的应变地震波形进行时频分析, 结果显示印尼8.6级地震的主震和8.2级余震的应变地震波序列各个震相具有不同的时频特征: ① 地震波到达之前的所谓“环境噪声”部分, 瞬时频率低, 瞬时振幅小; ② P波初至时, 高频成分突然增加, 振幅也随即增强; ③ S波到达时, 频率有所降低而振幅剧烈上升; ④ 面波到达时, 振幅进一步剧烈上升达到整个序列的极大值; ⑤ 尾波部分振幅逐渐降低, 但与噪声部分相比频率依然偏高, 振幅依然偏大。 本文也将应变地震波与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进行对比, 虽然应变地震波与地震波波形和Fourier谱具有极高的相关系数, 但从Hilbert-Huang变换得到的边际谱上看, 应变地震波与地震波有显著的区别, 应变地震波比地震波记录的低频成分相对更多。 通过Hilbert谱,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非平稳信号的局部特征, 对于突变信号的地震波, Hilbert-Huang变换是一个较好的时频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75.
The Bivalve Yangtzedonta is not the Brachiopod Xianfengell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 The alleged "holotype"of the bivalve Yangtzedonta primitiva Yu.1985 figured by Qian (2001) is a broken and distorted specimen of the brachiopod Xianfengella prima He and Yang, 1982 and not the holotype of Y. primitiva. Qian contends that the oldest recognized monoplacophoran, Maikhanella pristinis (Jiang, 1980), is neither a monoplacophoran nor the oldest molluscan fossil in the Meishucunian Stage of China. Furthermore, he considers that the oldest bivalve Xianfengoconcha eUiptica Zhang, 1980 is an inarticulate brachiopod, not a mollusc. WatsoneUa yunnanensis (He and Yang, 1982), is associated with Yangtzedonta primitiva Yu but indicates no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es Rostroconchia and Bivalvia in the Lower Cambrian Zhongyicun Member of the Yuhucun Formation. Qian's confusion in using non-molluscan fossils to discuss the early evolution of shelled molluscs also confus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respective groups.  相似文献   
76.
初新杰 《海岸工程》2005,24(3):19-25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采油平台的冲淘机理和防护措施,对仿生海底、仿生林、抛石块、抛石子袋等防冲淘措施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试验,完成了导管架式、桶形基础式、沉垫式3种采油平台的冲淘及防护措施试验研究,提出和完善了多层次抛石防护技术,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海上防护工程.提出的研究思路以及得到的研究成果,对解决胜利油田海区粉土地基的防冲淘难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建立光纤布拉格光栅耦合模方程的一个高精度紧差分格式,并分析了差分格式的稳定性。Fourier分析表明线性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数值实验结果说明此格式保持守恒律且达到了预期收敛阶。  相似文献   
78.
林伟  谢洪  张金山 《现代地质》2013,27(3):733-737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1965年至2004年40年的年输沙量时间序列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该时间序列分解成3个本征模函数(IMF)分量和趋势项(Res)分量。分析表明:蒋家沟泥石流的年输沙量存在多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分别是2~4 a、6~10 a和17~21 a的准周期。通过对各IMF分量和Res趋势项分析发现,自1985年之后,波动的振幅开始变大,表明蒋家沟泥石流的年输沙量变化很大。降雨对蒋家沟泥石流的年输沙量及周期性波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人类活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为蒋家沟泥石流提供固体物质来源,这使得蒋家沟泥石流的年输沙量周期性波动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79.
????JPL DE?????????洢??????????????????????????????????DE??????????????????????????20???DE406?????????????369 kb????????1/6????GPS??????????ü???DE????????????????????飬?????????60?????????????????????3 m???ü??????????????????????????????????????????????С?????????洢??????????????????????Ч???  相似文献   
80.
管振德  蒋小珍  高明 《中国岩溶》2012,31(2):173-178
根据岩溶土洞(塌陷)变形演化特点,分析土体与传感光纤之间的力学关系,简化塌陷力学模型,加工塌陷模拟试验装置并进行试验。首先通过对光纤加载和卸载来模拟土洞形成过程顶板荷载的变化及分析传感光纤相应的变形和轴向应变特点,然后研究了土洞规模变化对光纤传感监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土洞形成过程中,因土洞规模和上覆土层荷载不一而导致的应力场的分布变化,以及不同光缆对应力场变化响应灵敏性的差异,是影响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岩溶土洞中应用的关键因子。文中所标定的光纤传感试验装置能较好地显示岩溶土洞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应变变化特征,说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应用于岩溶土洞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