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低温开放含硫水热体系中水岩淋滤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湘中湘西矿区的地质实际在100 ̄300℃,20MPa压力条件下,对中低温开放含硫水热体系地层岩石中Sb、As、Hg的多元素进行了淋滤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Sb和Hg的淋滤率增大;低温富硫热液有利于Sb和As的活化迁移。同时,水岩比值、岩性以及岩石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也是控制元素活化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2.
对成矿溶液性质的认识是成矿理论和成矿预测的基础。本文用云南腾冲热泉水、勐野并钾盐卤水、青岛海洋水、贵州赤天化含油气水、贵阳雨水以及从贵阳森林公园腐殖土中提取的含腐植酸的水溶液,和自配的pH=1.0的含氯酸性水,对西南地区不同岩性的四种矿源岩样进行了加温浸泡溶解实验。另外还利用表生风化淋滤模拟实验装置对该四种矿源岩样进行了三种不同大气雨水的风化淋滤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酸雨和酸性水最容易形成高含量的成矿溶液;含腐植酸的水有时对多种金属也能形成较高含量的合矿溶液。但现代雨水、腾冲火山热泉水、勐野井钾盐卤水、青岛海洋水、贵州赤天化含油气水等近中性和偏碱性的表生水对Fe、Mn、Cu、Pb、Zn、等常量金属元素几乎不能形成高含量的合矿溶液;当溶液中存在强络合剂时,可能对某些贵金属和稀有、分散元素的搬运和成矿具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广东梅县嵩溪早侏罗世火山活动及其地质构造与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熔岩——玄武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组成,以及火山旋回中玻璃碎屑岩诸方面特征,详细地研究了下侏罗统含矿层位内海底基性火山活动,阐述矿区玄武岩形成环境为夭折的大陆裂谷前期地壳槽形裂陷地堑系——裂陷槽。并讨论该裂陷槽环境中基性火山活动的银锑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44.
李力  关广岳 《地质与资源》1996,5(4):279-287
本文对桂西北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代表之一——高龙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作了说明,对该金矿床的矿区地质、矿体形态与规模、矿石类型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高龙式金矿床氧化机理的室内研究及其实验测试结果从矿区矿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龙式金矿床氧化矿体的成因模式,认为:在中三叠时期形成的桂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系由水下岩浆的大量喷出沉积的火山物质,经成岩作用和地下热液不断淋滤淬取围岩物质而形成的矿床。金主要以徽细浸染的形式赋存于各种硫化物中。由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原生矿体,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而暴露地表后,受温度、水,CO2、pH、Eh值、氧化铁疏杆菌等的影响,含金硫化物的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形成地表条件下可稳定存在的氧化物类及氧化矿体。桂西北中三叠系氧化带中的高龙金矿属-成矿循环周期中晚期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45.
柠檬酸对岩石中铜的淋滤作用张海祥,王玉荣(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张言(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天津300061)关键词铜,低温实验,淋滤实验,柠檬酸有关低温条件下有机质和微生物在成岩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表...  相似文献   
46.
铅在成都钻土环境中的行为,至今未见研究报道。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取样,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以实验室内淋滤试验为手段,研究铅在成都粘土环境中的特征,计算铅的平均迁出系数,利用环境容量模式,预测成都粘土环境中铅的污染。  相似文献   
47.
陈福  朱笑青 《地球化学》1987,(4):341-350
作者提出在火山脱气阶段形成强酸性和还原性雨水的风化淋滤条件,在火山间歇期形成饱含CO2气雨水和氧化能力较强的风化淋滤条件下,地史晚期的火山间歇期则形成近似于现代空气雨水的风化淋滤条件。作者用自己设计的模拟实验仪器对多种岩石类型进行了三种大气雨水的风化淋滤模拟实验,计算了元素的带出强度和伴生关系,结合地质情况讨论了雨水pH值的历史演化,风化淋滤作用为沉积矿床提供金属元素的条件,以及风化壳矿床类型的历史演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48.
玄武岩古风化淋滤生成条带状铁硅建造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福  朱笑青 《地球化学》1984,(4):341-349
A serics of simulating experiments on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banded ironsilica formations have been made using a suite of self-designed glasswares to model the hypergene circulation of surface water.The simulating process involved two stages;In the first stage weathering-leaching of basalts by strongly acidic meteoric water formed in the volcanic period of early Proeambrian,resulting in amorphous silica precipitates and strongly acidic ore solutions(pH,1.25),and in the second stage weathering-leaching of basalts by rainwater satupated with CO2 gas free fromcontamination of volcanie gases in the intermission of volcanic activity.Under such conditions the pH value of the seawater would increase.When the pH value rose to 1.25-3.00,ferric hydroxide and amorphous silica would be alternatively precipitated due to periodic heating of the upper solutions and continueous addition of pH-high basalt leaching solutions.This is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banded iron-silica formations.  相似文献   
49.
桂西某些铝土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桂西铝土矿有原生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种矿床类型,它们关系密切。对铝土矿及其围岩系统取样。进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原生铝土矿的成矿母岩主要为下二叠统茅口灰岩,其次有少量古陆风化物的加入;原生铝土矿形成于海相的沉积环境,堆积型铝土矿由原生沉积型铝土矿风化淋滤而成。  相似文献   
50.
柏坊铜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坊铜矿是一个以沉积为主,后经地下水淋滤改造的铜矿床。其成矿与白垩系及构造作用密切相关,层状矿体赋存在白垩系的长石石英砂岩中,古基底上隆部位、古岩溶及近东西向穿层断裂控制着扁豆状、囊状矿体的分布。且矿体赋存标高具有“东浅西深”的分布规律。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