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1173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矿产远景调查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基础地质矿产图件的更新、信息资源共享、基础地质矿产科学研究和政府矿产资源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数字填图系统分级目录的描述,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流程。  相似文献   
162.
《西北地质》2014,(3):7-7
<正>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北祁连错沟—寺大隆一带铜矿预测与评价"工作项目2000~2001年曾通过地质填图、电法、矿化标志等综合方法在北祁连大岔—大坂地区预测出纳木桥隐伏铜矿找矿靶区。2014年,民营矿业公司经硐探验证,已在该靶区的两个中段见到数米厚的块状硫化物型铜矿体。铜矿石具纹层状构造,围岩为奥陶系海相基性火山岩,表明为海底火山喷流成因。这些情况说明,西安中心采用的地质-物探综合方法对于预  相似文献   
163.
矿产资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一个国家所占有的矿产资源种类及其储量将规定国家经济发展的走向,因此各个国家对于矿产地质工作都给予一定的重视,以求有所发现,有所发展,促使国民经济向布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4.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4,33(6):1400-1403
正地质填图篇共有12节,前十节已在本刊前5期陆续发表,本期刊登此篇的最后2节:第十一节接触变质带的地质环境及找矿和第十二节地质填图资料的整理工作。第十一节接触变质带的地质环境及找矿在矿区地质填图中接触变质带是比较常见的,它主要出现在侵入体与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及其附近,并且与黑色、有色金属矿床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中国在上世纪对于接触带上的找矿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各地布置了大量勘查工作,取得了丰厚的资源储量,同时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地质找矿工作创造了  相似文献   
165.
澳大利亚三维地质填图进展与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应军 《地质与勘探》2014,50(5):884-892
三维地质填图是目前国际上实现深部找矿勘查突破的重要途径,其通过对多元数据的集成,将不同学科、不同尺度的数据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分析和对比,展示研究区地质体、构造之间的空间、成因和演化关系,有助于理解成矿系统和开展流体模拟,进而预测深部找矿靶区。本文从三维地质填图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三维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和常用的工作平台。结合澳大利亚三个三维地质填图实例,介绍了三维地质填图在成矿带、油气和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和进展。通过对澳大利亚三维地质填图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开展三维地质填图工作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6.
地球关键带:地质环境研究的新框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今经济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相互关联、相互耦合,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搭建一个新的技术框架,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系统研究。地球关键带将与经济社会最密切的近地表环境作为独立的开放系统,为这种需求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框架。本文在界定地球关键带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关键带科学研究的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体系框架和3M(填图-监测-建模)循环体系框架,从填图、监测、建模三个方面总结了关键带研究进展。通过将地质学、水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进行融合,关键带科学为气候变化、生态管护、水资源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的解决展示了一种新的图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建议:将地球关键带作为重点靶区开展基础地质和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建立三维地质框架;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小流域建设关键带观测站,为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搭建一个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167.
科学超深井硬岩取心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超深井是人类观测深部地球的“望远镜”。获取典型区块的原状岩心,建立高分辨率的地层剖面及其物、化性剖面,是科学钻探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在深部钻探中,钻头驱动方式和岩心提取方法,是影响工程能源消耗、施工周期和工程经费的关键因素,从多方面阐述了科学超深井取心钻进多项关键技术和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8.
针对曹妃甸工业园区液化天然气储罐地基加固过程中所引起的地面振动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现场强夯振动观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频域分析以及规律拟合,给出了吹填砂场地上强夯所引起的地面振动衰减规律、振幅(振速)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强夯振动的主频变化规律,并就场地周围已存的海堤工程和天然气储罐工程进行了振动安全评估,为现场强夯施工参数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弥补了国内对于类似场地振动特性研究不足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9.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