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50篇
  免费   7754篇
  国内免费   2170篇
测绘学   1093篇
大气科学   262篇
地球物理   29978篇
地质学   9094篇
海洋学   1265篇
天文学   160篇
综合类   1514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819篇
  2022年   836篇
  2021年   1211篇
  2020年   879篇
  2019年   1128篇
  2018年   722篇
  2017年   750篇
  2016年   647篇
  2015年   1033篇
  2014年   1615篇
  2013年   1390篇
  2012年   1797篇
  2011年   1602篇
  2010年   1568篇
  2009年   1757篇
  2008年   1704篇
  2007年   1347篇
  2006年   1421篇
  2005年   1325篇
  2004年   1291篇
  2003年   1309篇
  2002年   1419篇
  2001年   1325篇
  2000年   1250篇
  1999年   1247篇
  1998年   1197篇
  1997年   1287篇
  1996年   1308篇
  1995年   1329篇
  1994年   1205篇
  1993年   1246篇
  1992年   1222篇
  1991年   1058篇
  1990年   964篇
  1989年   671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44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8篇
  1974年   21篇
  1954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青藏块体东北缘断层形变与中强地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祁连山-海原断裂带近期断层形变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多场地,大范围的断层活动异常是中等强度地震发生的显著背景,并且往往与大陆地震活动的阶段性总体状况相呼应;区域形变存在明显的特征量,包括特征形态和特征时间,同一场地在不同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具有重复性,但会受到背景差异显著的不同地震的影响,目前形变状况表明研究区仍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壳运动背景。  相似文献   
12.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13.
提供一组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解析考核方案,供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编制者或持有者验证程序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地震地质》1994,16(4):373
对新编的华北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目录(3(1/2)≤M<4(1/2))的精度和可信度进行了讨论。认为该地震目录从1484年后的记载率较高,它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的精度基本可以满足研究历史地震活动性的需要。它与中国地震目录(M≥4(3/4))比较,补充了相当数量的3(1/2)≤M≤4(1/2)的地震。利用历史有感地震目录分析了华北北部部分6级以上的历史地震,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在强震发生前具有明显的空区、条带、地震活动性增强、平静等前兆特征,同时,也显示了某些强*发生前的前震活动和主震之后起伏的强余震活动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