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9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515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597篇
地质学   2263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中国勘察设计》2008,(3):90-90
厦深铁路广东段在广东潮汕站正式开工。该项目预计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从广州至厦门只需4小时。  相似文献   
992.
四川省泸定县深家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14日泸定县深家沟暴发了一场灾害性泥石流,平均流速6.3m/s,由于泥石流位于县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财产损失.流域面积小、坡陡、沟道短且比降较大是深家沟的主要特征.深家沟属于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该沟一次泥石流最大堆积危险范围10633m2,最大堆积长度为147m,最大堆积厚度为1.45m.其防灾减灾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拦挡排导,提高下游的排导能力.  相似文献   
993.
该文通过对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施工工艺如:泥浆比重及粘稠度、孔内沉渣厚度、钢筋笼的制安以及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等工艺技术要求的控制方法的阐述,指出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只要对这些工序加强控制,就能确保钻孔灌注桩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4.
闵石头  王随继 《山地学报》2007,25(5):524-533
为了揭示滇西纵向岭谷区河谷形态特征及其发育规律,采用1∶5万DEM图件,利用ARCG IS软件提取研究区41个河谷断面的有关基础数据,据此计算了河谷横断面的宽深比、半高宽深比、断面面积、凹度、不对称系数及河谷纵剖面特征的指标。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区北部河谷横断面的宽深比很小,其宽深比在4~16间,但沿流向往南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最大达到24。这是由于北部的构造抬升作用强从而引起该区更强列的河流下蚀作用的结果。河谷横断面的凹度显示大多数河谷属于"V"型谷,表明研究区的河流仍然以下切过程为主。谷宽不对称系数及谷面不对称系数揭示了研究区河谷横断面主要是左倾型河谷,即河谷断面上河道左部谷坡较缓,这是强势西南季风在河流左岸迎风坡形成强降水带和在河流右岸背风坡形成弱降水带的雨水差异侵蚀引起的。河谷纵剖面具有明显的下凹特性,凹度在1.40~1.65间。河道比降具有沿程变小的趋势,并遵循指数衰减关系,平均比降在1.22‰~1.85‰间。在纵向岭谷区北部,响应构造抬升作用的西强东弱的现状,河流主河道的比降具有从西向东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5.
深水沉积的动力学机制和响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深水环境动力机制极为复杂,重力(流)机制类型多样且可能呈有序演化。底流包括温盐循环驱动的底流、风驱底流,以及顺峡谷上下运动的潮汐底流等;而内波可能也为重要的地质营力。在这些机制或孤立、或互动作用下,深水环境发育的沉积物类型、成因也极为复杂,它们具有重要的古气候、油气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在阳泉矿区寿阳区超深水位岩溶区,采用遥感、地震、地下水动态综合监测、抽水试验等综合勘查方法,基本查明了岩溶含水层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补径排条件,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在充分利用各种水文地质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对超深水位岩溶区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节约了近30%的钻探工程量,缩短了勘探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7.
中国西南部,尤其是水能资源较为集中的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是近期工程建设的热点地区。由于强烈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这些地区形成了高山耸立、沟谷深切的地貌景观,高山峡谷区的高陡岩质斜坡变形与稳定将是工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高陡边坡的变形与稳定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并影响着施工周期和工程造价。本文分析了深裂缝现象的一般特征,认为深裂缝是在特定地质环境下内外动力地质共同作用的产物,一般均具有三高、继生这一共性。在工程处理方面,深裂缝可按山体加固的方法进行工程处理,预应力锚固洞可较好处理深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998.
Metamorphic processe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rust and highly related to petro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Dynamic systematic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regional metamorphism-migmatization-metamorphic anatexis process is a temperature-pressure progressive process. Metamorphic anatexis process is a critical part with its unique pressure/temperature and thermodynamic, dynamic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concept of metamorphic anatexis system (MAS) introduced by the author includes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material resources, energy resources, process format,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ccurring time and location. Based on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MAS, metamorphic anatexis process-related granitic rocks and deposit cases are discussed on their petrogenesis and/or mineralizaion mechanisms. The discussion points out that granites in the Ailaoshan and Yunkai metamorphic zones are of metamorphic anatexis origin. The genesis of pegmatite ore deposits in metamorphic zones and shear zone gold deposits in shear zones are highly related to metamorphic anatexis process. The study of metamorphism process involved in ore formation and material transport is a hot subject concer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ircles. Thorough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tamorphic anatexis and petrogenesis-meneralization process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not only in geological theory, but also in industri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地壳三维结构与动力学型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测深剖面的系统构造解析,建立起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壳厚度与速度结构模型。本文根据地壳厚度与速度结构模型、地壳变形结构样式、地壳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地壳运动学与动力学等四方面标志,将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壳划分为3类6种地壳结构-动力学型式:克拉通型褶推式结构-挤压动力学型式、克拉通型地垒结构-拉伸动力学型式、增厚型高原扇形结构-碰撞楔入动力学型式、增厚型造山带楔状结构-俯冲楔入动力学型式、减薄型盆岭结构-块体伸展动力学型式和减薄型铲状结构-整体伸展动力学型式。笔者探讨了克拉通型地壳、增厚型地壳和减薄型地壳的基本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东北地区及邻区晚古生代晚期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区域物探、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野外调查,在重新厘定了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晚期区域断裂构造和区域构造格局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石炭—二叠纪的沉积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