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0篇
  免费   1705篇
  国内免费   1132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667篇
地质学   4787篇
海洋学   46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5篇
  193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7 毫秒
211.
论述了正常钻进的条件,提出了合理岩屑规程是保证正常钻进的关键和设计钻头的主要依据之一,讨论了岩屑规程与金刚石钻头唇面工作状态、孔底表面粗糙度和岩屑粒度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2.
梁广华  迟玉亮 《探矿工程》2004,31(3):48-48,52
以合作方式进行“打滑”地层绳索钻进金刚石钻头初步试验,明确了复合烧结孕表镶金刚石钻头克服“打滑”地层的设计思路,并取得了明显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213.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总被引:403,自引:14,他引:403  
采用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象站的地面资料,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1951年以来近地表主要气候要素演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中国近50 a来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1℃,增温速率接近0.22℃/(10 a),比全球或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明显偏高。地表气温增暖主要发生在最近的20余年,其季节和空间特征与前人分析结论基本一致。降水量变化趋势对所取时间段和区域范围敏感。1951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1956年以来略有增加。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明显而相对稳定,东北北部、包括长江中下游的东南部地区和西部广大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地区以及东北东南部和西北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分析还发现,近50a来全国平均的日照时数、平均风速、水面蒸发等气候要素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积雪地带的最大积雪深度却有所增加。中国日照时间和水面蒸发量变化的空间特征很相似,减少最明显的地区均发生在华北和华东,新疆次之。影响中国年代以上尺度气候变化的因子错综复杂,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50 a来的气候,但考虑到尚存的不确定性,目前仍不能给出明确结论。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可能均起源于人为排放的气溶胶影响,平均风速减弱也有利于水面蒸发量下降,而在西部地区云量和降水量的变化可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214.
长沙地震台北东方向深源地震的记录中,发生于日本海边缘和中朝俄接界区域的深源地震存在sP震相,它超前于S波,由于震相能量较大,容易与S波相混淆。本文讨论了如何对它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215.
桩周岩土极限摩阻力及其桩尖处岩土的容许承载力是公路工程钻(挖)孔摩擦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的重要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其取值是否适当事关工程安危和工程费用的经济合理.对此,工程勘察设计人员不仅应遵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场地地基岩土的地质时代、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工程性质及有关因素合理取值,不可机械地依规范查表确定,这是岩土工程师应具有的最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16.
针对浙江省温州市世贸中心大厦桩基施工中硬岩钻进时出现的堵管、卡钻和效率低等问题,从所钻地层和钻头的磨损分析出发,提出了钻头的改进设计方案.改进型筒形翼状钻头比原先使用的平底滚刀钻头增加了18个孕镶金刚石-针状硬质合金复合式钻齿和3个钎头,并按受力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布.实际钻进效果表明改进型钻头应用于超深、大直径钻孔的钻进效率较高、钻进过程平稳.针对钻头的实际磨损情况提出了钻头进一步改进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7.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的深圳汝南大厦在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钻进困难,必须重新选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结合场地特殊地质和环境条件在对人工挖孔桩、换填法、树根桩法、旋喷桩复合地基等8种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分析与优选的基础上,借助模糊决策理论进行方法优选验算,最终选定了人工挖孔桩加部分钻(冲)成孔灌注桩的方案.采用该方案在深圳市汝南大厦的施工实践表明其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18.
佳木斯地块西缘金矿带的形成受左行走滑断裂带和深部流体控制,壳-幔作用和地球动力体制转换是成矿物质活化→运移→聚集→成矿的基本动力学保障,构造应力场转换是其重要表现形式。深切地幔牡丹江岩石圈断裂的活动发生了深熔作用,使成矿物质得以活化、运移的重要驱动力,是成岩成矿作用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地幔流体通过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含矿流体,为流体成矿作用提供了矿源,并沿深断裂运移到更高的层位,在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时沉积成矿。佳木斯地块西缘金矿带是受深断裂控制的,矿床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在一个构造应力体制下完成它们的成矿作用的。北北东向和伴生的北西西向断裂,并有中生代浅成-超浅成岩体或脉岩侵位是今后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219.
陈怡 《探矿工程》2005,32(12):38-39
根据实践经验,分析了PZ系列组合牙轮钻头和CG系列滚刀钻头的结构特点,并就钻头使用中的钻头选型、钻进参数、泥浆循环以及注意事项等谈了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