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6篇
  免费   1493篇
  国内免费   920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830篇
地质学   3667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2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陈述了岳阳市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断裂带及其地震活动,归纳了发震部位。认为利用小震条带预报本区地震具有积极意义,并运用数理统计法预测了本区今后50及100年内的地震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02.
以超高压矿物组合的各种后成合晶及冠状体等卸载不平衡结构为参考标志,将含柯石英的超高压榴辉岩的交形序列分成两个部分。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前的变形为早期变形,是在大陆深俯冲和碰撞条件下发育的超高压变质变形组构。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后的变形为晚期变形,是在超高压岩石折返剥露过程中,主要是在角闪岩相甚至绿片岩相条件下发育的。构造上江苏省北部东海县碱场合柯石英榴辉岩体,分为块状榴辉岩和面理化榴辉岩两种类型,分别代表超高压变质岩早期变形的两个构造阶段或世代(D1、D2)。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矿物组合、中小尺度及显微尺度下的组构特征,讨论了两者的几何关系和区域构造意义,强调指出,只有含柯石英榴辉岩的早期变形组构,才能记录和反映斜向大陆深俯冲及碰撞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3.
应用结合水动力学原理,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相结合、宏观 观研究和粘土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粘土层的渗流特征进行了专门研究,确定粘土起始比降I0值,以确定测压水位与粘土不带水位、毛细力与毛管水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在三维渗流电网络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粘土层内含水带的埋深计算,并重新选定毛管水上升高度值和浸没临界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副坝下游浸没范围和程度大大减轻,只要进行适当的工程处理,下游浸没影响当可消除,建筑物安全也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04.
宝钢高程监测系统及沉降观测基准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小声 《测绘通报》2003,(3):44-45,53
针对宝钢工程施工和沉降观测中出现的高程异常问题,根据宝钢建设20多年积累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在高程基准点的使用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5.
松潘-甘孜造山带地壳速度结构   总被引:64,自引:7,他引:6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川西地区的奔子栏——唐克深地震测深剖面以NNE走向穿越松潘——甘孜造山带.根据人工地震记录分析得到的震相走时和相关的振幅信息,确定了该剖面二维P波地壳速度结构.剖面的地壳结构可分为5层,其中第1,2,3层为上地壳;第4,5层为下地壳.上地壳中部普遍存在低速异常带,但龙日坝以北,这一低速带与其上覆的低速基底合为一体.同时,沿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具有较强的横向变化.据此,可将剖面分为4段,即甘孜——理塘断裂以南、甘孜——理塘断裂至鲜水河断裂、鲜水河断裂至龙日坝断裂和龙日坝断裂以北. 这与区域构造划分基本一致. 地壳厚度沿测线从南西向北东逐渐减薄,即从金沙江畔的62 km减小到黄河附近的52 km. 根据PmP震相分析,莫霍界面深度在鲜水河断裂两侧没有明显变化.全剖面的地壳平均速度较低,为6.30 km/s.奔子栏——唐克剖面揭示了该地区的造山带型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鲜水河断裂带位于剖面的中部,该地区的上地壳速度为正异常,而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存在负异常.笔者认为,这是一类有利于强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6.
石玉燕  颜启  林怀存 《地震研究》2003,26(4):328-331
选取1990~2001年发生在沂沭断裂带中部地区的23次ML2.3~4.0级地震为基础资料,对沂沭断裂带中段及附近地区地震波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Vp=5.83km/s,-↑Vs=3.54km/s。同时,根据反射波走时方程,得出该地区反射波速度Vp11=6.21km/s,Vs11=3.65km/s和平均地壳厚度为37km。  相似文献   
107.
根据泰安——隆尧——忻州DSS剖面所获S波信息,参照P波解释结果,计算了包括该剖面的S波速度vS、P波速度与S波速度比和泊松比在内的二维结构,给出了该剖面的构造轮廓并做出了相应的解释推断. 利用不同的介质和构造之间vS,和的差异,结合邻区资料,划分了剖面上地幔顶部速度的值差为-4%左右的幔隆区(vS=4.30 km/s左右)和幔坡区(vS=4.50 km/s左右),再次确认了牛家桥——东旺高角度超壳断裂带的存在,探讨了包括壳幔过渡带在内的低、高速块体(带)的性质和华北裂谷的界定标志. 综合研究了解释结果与地震的相关性,认为:地幔上隆、热物质沿高角度超壳断裂上升,初始震源在深30.0~33.0 km的壳幔交界处,附加应力激发了牛家桥、东旺下面深9.0 km附近特殊部位的6.8级和7.2级等地震,地震围绕高角度超壳断裂发生、并集中于和值较低的脆性介层之中.   相似文献   
108.
邹谨敞  邵顺妹 《地震研究》1997,20(2):236-243
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海原断裂带西段断层泥的粒径分布,5微米至1厘米的粒径段,断层泥具有自相似特征,断层面的粘滑摩擦的特征位移参数可由分维上限(约1厘米)确定。同时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断层泥粒度分重量百分比的分形结构特征,探讨了粒度成分分维值与断层运动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帕米尔地区地震活动及震源机制解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国基  戈澍漠 《内陆地震》1997,11(4):302-308
帕米尔地区存在一个明显的NE-SW向中,深源地震带,中,深源地震震源机制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兴都库什地区震源断错以倾滑逆断层为主,T轴仰角几乎垂直,帕米尔弧形构造东侧分布的地震以走滑性质为主,P轴仰角接近水平,当深度为100~200km时在弧形构造南侧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北东向的正断层分布。中,深源地震主压应力方向随深度增加由NW向逐渐变为NE向,主压应力P轴仰角平缓。  相似文献   
110.
苍山5.2级地震的地形变特征及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杰  冯志军 《地震》1997,17(4):417-424
运用新方法对苍山地震前后的形变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重点分析形变异常的变化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1)苍山地震是大面积应力积累、调整的结果;(2)以外围区100-200km中短及短期异常为主,而震中100km内的近源区异常并不显著;(3)进入短期的异常标志是中短期异常出现转折或反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