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921篇
海洋学   42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南海北部深水区烃源岩形成和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与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烃源岩存在明显差异,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以中生界裂陷期湖相和坳陷期海相烃源岩为主,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低等生物。南海北部深水区裂陷期可能发育第三系湖相烃源岩,但油气源分析结果表明,第三系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为本区主力烃源岩。南海北部深水区煤系烃源岩和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  相似文献   
962.
梁建设  王琪  郝乐伟  唐俊  廖朋 《沉积学报》2011,29(3):503-511
成岩相分析方法旨在在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之间建立一种成因联系,建立研究区孔隙演化与成岩作用关系模型,为孔隙演化机理和主控因素分析及储层平面分布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机械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是本区主控成岩作用类型,据此可划分出5种主要的成岩相组合:早期碳酸盐胶结弱溶蚀相、弱压实强溶蚀相(<1 800m)、中...  相似文献   
963.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具有典型的高温高压特征.应用地温-地压系统概念,分析白云凹陷地层温度、地层压力及地温-地压系统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认为白云凹陷发育高压型复式地温-地压系统,即浅部为静压型地温-地压系统,深部为高压型地温-地压系统.同时将地层温度与地层压力进行平面耦合,在平面上...  相似文献   
964.
《探矿工程》2011,(10):18-18
国土资源网消息(2011-10-17)近日,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金刚石钻头技术研发中心成功研制出深水随钻取样器,即将在动力定位钻探船上用于3000m水深的海底取样。这是我国首次研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深海取样钻具。  相似文献   
965.
赣西南地区寒武纪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赣西南地区寒武系为一套砂泥质复理石沉积,关于其沉积构造环境的认识争议颇多,笔者以沉积地质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将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从地层格架、砂岩基本特征、岩相分析着手,来恢复该时期沉积构造环境。研究表明,该套复理石属快速堆积的半深海海底扇相,物源自研究区南东方向的华夏陆块而来,随后连续沉积于华夏陆块北缘的陆隆区;寒武纪海水自南东向北西逐渐加深,早寒武世初期海平面上升,而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66.
《探矿工程》2011,(1):27-27
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由该局承担的我国海洋油气新区调查成果喜人,其中“南海北部陆坡油气新区调查”项目显示,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目前,该勘探成果已吸引着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等先后投资深入开展南海北部的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67.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多样,不同岩石相的含油性、渗流性能及油水运动存在差异,以此可以寻找砂砾岩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研究表明:通过野外考察和岩心观察及FMI测井分析,砂砾岩储层可以划分出7种类型的岩石相,其中片流成因的交错层理—细砾岩相和平行层理砂岩相大孔粗喉,饱含油,渗流性能最佳,注水开发快速水进;杂基颗粒支撑...  相似文献   
968.
利用构造、层序地层、沉积古地貌、沉积微相分析、成藏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文昌B凹陷陡坡带特殊构造背景下的珠海组储层沉积相及其油气成藏模式进行研究,认为该区珠海组二段与珠海组一段构成了一套优质区域性储盖组合,珠海组二段沉积期,在陡坡带古丘地貌上发育潮控海侵退积型扇三角洲相,其水下分流河道骨架砂岩较好的孔渗性使珠海组二段成为油气优势运聚成藏层系,是主要勘探目的层之一。结合烃源岩、沟源断裂及圈闭等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提出该区珠海组二段垂向运移、优势聚集、有效断块的油气成藏模式,钻探发现文昌B凹陷陡坡带X构造整装规模储量的商业性油田和一批含油构造。  相似文献   
969.
东太湖堤线调整大堤由黏性土水力吹填形成,填土中含大量鹅卵状土块.本文通过野外勘察、室内试验等方法初步研究分析黏性吹填土形成机理、内部结构特点、力学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吹填土体性质不均匀,鹅卵状土块土性较好,而重塑淤泥质黏土土性极差.黏性吹填土的渗透系数很小,固结所需时间长.其室内土工试验参数与现场实际不符,其原因是现...  相似文献   
970.
珠江口盆地浅水与深水区地质背景及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其油气分布及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1)油气分布具“北油南气”的富集规律.浅水区北部裂陷带和东沙隆起及以北地区,地温梯度低、大地热流小,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处在油窗范围,以产大量石油为主伴少量油型气,故形成了以文昌、恩平、西江、惠州及陆丰油田群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