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长江口疏浚土的成分后,选取其有效成分。然后,配以其它原料如炭粉等,经高温处理,可制得监色的颜料,并对颜料进行亲水亲油试验和电镜分析。  相似文献   
2.
厦门港疏浚弃土吹填造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啸  崔峥  毛宁 《台湾海峡》2004,23(3):360-368
通过厦门港潮汐水流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掌握了厦门港十万吨级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疏浚弃土吹填造陆各方案实施前后港池航道水流流态,为规划设计单位和决策部门利用疏浚弃土吹填造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海沧吹填工程可作为一期吹填方案,鸡屿西吹填造陆工程可作为海沧吹填工程的后续工程,仅从水流角度考虑,象鼻嘴吹填造陆方案1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实时差分(RealTimeDifference)GPS定位技术在某海港航道疏浚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GPS导航定位测量中WGS-84坐标与工程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下游河道长期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实施河道疏浚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掌握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是实施河道疏浚工程的关键,是沿线生态闸堰设置及两岸提防工程修建的基础.通过区域地质特性、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几个方面的研究,得出河道疏浚段的地层岩性、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化学类型等特征,为河道疏浚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丽华  施一民 《三晋测绘》2003,10(2):25-27,29
DEM产生已有20几年,其算法日趋成熟,有着及其广泛的用途。本文重点介绍在水下地形分析中如何建立有效的DEM模型以及如何利用模型充分解决水下地形分析的实际问题,如两期冲淤分析,航道疏浚工程等。这些基于DEM的分析算法已经得到了实践生产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7.
洞庭湖河湖疏浚对洪水位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北达  李正最 《水文》2004,24(2):35-39,54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调蓄湖泊,但由于接纳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洪水位抬高,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洞庭湖河湖疏浚规划和典型河段疏挖竣工资料,运用水力学和水文学方法对疏浚前后洪水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海洋倾倒前疏浚底泥的去污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疏浚底泥是陆源性入海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场所, 也是海洋污染的潜在污染源。在疏浚和海洋倾倒过程中, 这些疏浚底泥中的污染物会重新释放出来进入水体, 危害海洋环境, 因此对疏浚底泥进行无害或者减害化处理, 对于实施疏浚底泥海洋倾倒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6种主要的疏浚底泥处理方法, 介绍和评述了各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优缺点, 并展望了物化和生物等方法联合在去除疏浚底泥污染应用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杨明占 《地下水》1991,13(3):146-146,154
TO—600型清淤机在我市目前是比较理想的浅井清淤机具,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容易、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1987年以来。我市采用“人机结合、以机为主”的方法,先后清淤浅井2662眼,其中锅锥井1006眼,大口’井1656眼;复活废井1002眼,占清淤井总数的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全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区,但是由于环境污染,全省已普遍出现水质性缺水危机。目前除了东江、西江、北江和韩江等大江河外,沿海地区许多中、小河流和池塘等地表水水质已经恶化,不宜饮用,有的甚至不宜灌溉,有些地方连浅层地下水也不宜饮用。故此,山区水库已成为我省最后的水源"阵地",各地纷纷直接从水库引水饮用。然而,平原地区周围丘陵台地的库、塘水质也已严重恶化。目前全省321宗大、中型水库将成为本省水源的最后防线,而这些水库也存在不同程度泥沙淤积、水质污染和管理体制弊端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和维护,并改革管理体制和加强管理,以保证其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发展的水源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