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垃圾渗滤液对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等的污染。其污染评价涉及污染物指标、污染物标准值的确定和计算模式的建立等内容。本文在总结现行环境指数评价法的基础上,探讨性地提出一套将基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J/T3037—95)中涉及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等的相关监测项和垃圾中的其他常见重要污染物,一并确定出的污染评价指标,再根据相关有毒物急性毒性分级,结合阈限值和部分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等分为5类污染指标。并在污染物的标准值确定后,进行对应于5类污染物的不同数学模式计算,得到5个分类污染指数,再比较判别这5个分类污染指数,选出最大者作为总污染指数的组合型评价垃圾污染的方法。经实例应用分析,该方法对各种污染物数据分布情况的适宜性优于现行其他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武汉市二妃山垃圾填埋场为例,阐述了其垃圾填埋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基本条件,并剖析了垃圾填埋过程中渗滤液产生的机理和特征;采用污染物在饱和与非饱和孔隙介质中迁移的基本方程式,预测评价了其渗滤液垂直下渗锋面影响到下伏含水层所需的时间(年);根据场地内不同地段影响到含水层时间的长短,对照渗滤液的产生周期,并结合场地及其周边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场地周边及其衬底防止渗滤液下渗的相关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23.
以位于北京昌平小汤山的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酸度(pH=5~9),温度(4℃~30℃),利用片沸石、钙基膨润土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实验,以化学耗氧量(COD)、氨氮为评价指标,分别探讨片沸石、钙基膨润土的COD、氨氮去除效果与其用量、渗滤液pH、温度、振荡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片沸石对COD的最大去除量约为31×10-3,对氨氮的最大去除量约为27×10-3;去除COD、氨氮的最佳条件分别为:片沸石用量20 g/L、pH为5、温度4℃、振荡时间100 min。在实验条件下,钙基膨润土对COD的最大去除量约为63×10-3,对氨氮的最大去除量约为14×10-3;去除COD、氨氮的最佳条件分别为:钙基膨润土用量30 g/L、pH为5、温度4℃、振荡时间100 min。根据实验结果,对片沸石、钙基膨润土去除COD、氨氮的机理主要是氢键、静电作用及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24.
通过3个对比反应柱研究了厌氧渗滤液循环中垃圾的破碎和压实对垃圾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填埋垃圾量和渗滤液循环量相同的条件下,经过60d的厌氧渗滤液循环,对比垃圾柱的出水CODcr浓度为1333.2mg/L,而破碎垃圾柱和压实垃圾柱出水的CODcr浓度分别为582.4mg/L和2112.4mg/L。在厌氧渗滤液循环中,对垃圾进行破碎处理能够加速垃圾的降解,降低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危害;而对垃圾填埋体的压实不利于垃圾的降解,从而增加了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风险。  相似文献   
25.
通过垃圾焚烧灰对模拟垃圾渗滤液重金属废水的正交吸附实验研究,并讨论其对重金属吸附的一般规律及pH、加入量和振荡时间几个影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H、加入量和振荡时间下,垃圾焚烧灰对Pb、Ni、Cd、Mn、Zn、Cr有一定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率分别可以达到100%、84.18%、96.74%、93.52%、99%、81.69%.焚烧灰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表现为Pb>Mn>Cd>Zn>Ni>Cr.各影响因素对重金属吸附效率的影响大小顺序表现为pH>加入量>振荡时间,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最大,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6.
0 概述 尾矿库是矿山企业的重要环保设施,对防止尾矿流失、加强尾矿水的自然净化及径流调节都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具有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综合利用的多重效益.但同时,作为一个复杂的自然-人工系统,尾矿库的安全有效性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管理不当容易引发各种安全环保问题,因而尾矿设施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尾矿库环境行为及污染防治措施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势在必行[1].  相似文献   
27.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复杂,危害性大,对其无害化处理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研究发现,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可标识划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大类物质。实验针对性采用亲水的天然膨润土处理亲水性有机物,疏水的有机膨润土处理疏水性有机物,再结合鸟粪石结晶法去除氨氮,从而获得一套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经济高效的矿物法组合处理技术。采用GC-MS技术鉴定经矿物法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亲水性和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都明显降低。检测进水与出水的COD、氨氮及重金属浓度这三项关键指标,垃圾渗滤液原液COD为2566 mg/L,氨氮3859 mg/L,重金属Hg为0.305 mg/L。矿物法组合处理后出水的COD为245mg/L,氨氮48 mg/L,重金属Hg未检出。矿物组合法为垃圾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8.
文章通过对岩溶型尾矿库渗滤液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相关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渗透反应墙(PRB)处理污染地下水具有初期建设投资低、可以根据所要处理的污染物质灵活选择、运行期不需要能量供给而且处理设施不会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等显著优点,是岩溶型尾矿渗滤液治理方面最具发展前景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9.
选用细砂、粉砂、粘土和土壤为材料,通过4个系列的静态实验来研究不同岩性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中pH、NO3-N、NH4-N、有机质及生物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4种介质的pH而言,细砂>粉砂>粘土>土壤;对于NH4-N、有机质和生物活性而言,均为土壤>粘土>粉砂>细砂;而对于NO3-N而言,实验初期是土壤>粘土>粉砂>细砂,中期是细砂>粉砂>粘土>土壤,末期是土壤>细砂>粉砂>粘土。同时,综合4种介质中各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利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在模拟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场地中pH与有机质有很好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49;有机质与生物活性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40;NH4-N与生物活性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57。  相似文献   
30.
结合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实际监测数据.建立了COD降解模型.介绍了利用Excel及其非线性规划求解工具拟合并优化填埋场渗滤液COD降解曲线的新方法。结果表明:①填埋场渗滤液COD衰减过程符合一级反应过程;②用Excel软件包拟合曲线简捷明了.拟和精度高,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