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61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232篇
地质学   1506篇
海洋学   68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高建阳  樊斌 《福建地质》1999,18(4):213-218
根据多时相的遥感资料对福州市闽江南北港近20多年来的堤岸、沙洲、旱出滩、浅滩的冲淤变化进行研究,并对其变化原因作了一些分析,认为福州南北港及马尾港的冲液变化受人为因素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992.
南天山榆树沟麻料岩地体的尖晶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榆树沟麻粒岩地体中发育两在晶石:一类见于中、基性麻粒岩体中,其化学成分富Al贫Cr,属铝尖晶石,镜下为深绿色,呈半自形至他形粒状,与其它变质矿物共生,表现为订粒岩相的新生变质矿物;另一类发育在空间上与麻粒岩体紧相邻的超镁铁质岩体中,为铬尖晶石,  相似文献   
993.
南黄海HY126YA1孔末次冰期多层泥炭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黄海HY126YA1孔是国家126专项03项目下设的“黄海、东海浅钻调查”课题的指定钻孔之一,目的是通过这一钻孔的研究揭示南黄海第四纪古环境特征。该钻孔由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一海大队和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共同实施。1998年7月完成海上钻探施工,同年12月完成室内编录。钻孔位于黄海海槽的边部,地理坐标为36°22′49″N,123°28′76″E,水深77.60m,获取岩心总长60.01m。  相似文献   
994.
极地冰盖的质量平衡对全球海平面来说很重要,但是人们仍然不清楚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规模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小。通过比较几年期间飞机和卫星高度计的重复测量,得到了整个测量范围内体积变化的显示,可从中直接推断质量平衡。对南格陵兰的海洋卫星和地质卫星雷达高度计数...  相似文献   
995.
渤中坳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有其独有的特征, 这表现在①郯庐断裂带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负花状构造发育;②坳陷主体渤中凹陷周围主要断裂面陡且对断,使得渤中凹陷成为“平底锅”式地堑,而不是中国东部盆地中广泛发育的箕状断陷;③耙式断裂系是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中广泛发育的一种独特的断裂样式,其特征为断裂密集、断面陡、断距小、是浅层油气藏的有利聚集场所。坳陷内主要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 促进了油气的垂向运移,形成了丰富的圈闭类型,并且对油气的保存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断裂带是渤中坳陷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996.
渤张断裂带的构造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贵廷  叶良新 《地质科学》1999,34(3):375-380
渤张断裂带形成于中生代,为剪张性断裂带。中新生代以来渤张断裂带一直活动,并控制中新生代沉积和火山活动。中生代至老第三纪早期(42Ma 之前)渤张断裂带为右旋走滑的剪张性断裂带,而老第三纪中晚期以来(42Ma 以来)渤张断裂带转为左旋走滑的剪张性断裂带,并控制了渤海盆地的油气分布和现代的地震活动。近期,沿渤张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说明渤张断裂带仍在活动。  相似文献   
997.
董瀚 《西北地质》1999,32(4):10-13
西秦岭南带下泥盆统岷堡沟组底部存在角度不整合面 ,留存诸多识别标志 ,表明石坊群与下泥盆统岷堡沟组之间存在沉积间断。该角度不整合面的发现为确定石坊群地质时代提供了新的依据 ,亦为西秦岭南带下泥盆统年代地层界线提供了实际依据。角度不整合面的发现 ,进一步说明西秦岭南带加里东造山作用表现为边缘裂陷槽与被动陆缘的冲断碰撞 ,显示为造山不成熟特征  相似文献   
998.
东营凹陷史南地区沙三段中亚段浊积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勘探程度和勘探技术的提高,发现的浊积岩岩性油气藏越来越多,在已发现的油气藏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该文以史南地区沙三段中亚段浊积岩为研究对象,详细划分了其沉积相和微机,阐明了沉积微相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总结了沉积微机类型和油气富集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从岩心资料入手,以沉积学,油田地质学为基础,结合各类分析化验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了济阳细陷渤南地区沙四段沉积演化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认为研究区深层沙四段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冲积扇,盐湖与咸水湖泊五种沉积体系,并对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的微相类型进行了划分,指出了沙四段深层发育的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的沟道微相及扇三角洲前缘辫状水道微相砂体为最有利的碎屑岩体相带,最后讨论了沙四段“自生自储自盖”型  相似文献   
1000.
南冲绳海槽及其邻域的基底断裂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长松 《海洋学报》1999,21(1):61-70
EW、NEE和NE向基底断裂沿主构造线方向展布,多属张性断裂.基底大断裂宏观上形成和控制了各主构造带的基本构造格架和各具特色的地质构造发育.它们的形成与弧后地慢流上涌和岛弧的旋张掀斜运动而出现的海槽张裂运动密切相关.NW、NNW和NW向基底断裂多属张扭性平移断层.它们对主构造带分割断错,形成和控制了次一级构造区块各具特色的地球物理和地质构造特征.宫古断裂带长期活动,作用十分强烈.它们的形成是由于受来自菲律宾海方向的水平应力作用,地壳作破坏性应力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