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366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湖北京山大隆组出露甚好,根据沉积特征,该组为一套海退序列的沉积,其下部沉积环境为外陆棚沉积,上部沉积环境为内陆棚沉积。由于外陆棚紧靠大陆坡,极易发育上升洋流。处于这样的海退时期,带来了生物群的更新,由早期的放射虫变为大量藻孢子,无疑为高有机质、高生产力来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极有利于京山大隆组广阔范围内优质、优良质烃源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82.
湖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是除四川盆地外可能实现页岩气勘探突破点之一,测井技术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手段,本文以来凤地区WY1井的测井为基础,对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层段测井响应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WY1井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层段具有高自然伽马、高铀、高钍、高补偿中子、高声波时差及低密度的测井响应特征,深、浅侧向电阻率低于下伏宝塔组碳酸盐岩,高于砂质页岩,且正差异反映岩层中发育高角度裂缝的层段。通过测井曲线叠合以及交会图版分析发现,含气页岩层自然伽马—岩性密度测井叠合曲线及声波时差—岩性密度测井叠合曲线具有明显的正差异,而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和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呈现明显的负差异,且声波时差—岩性密度叠合测井曲线对于含气层段的指示作用最为准确;声波时差—补偿中子测井交会图、补偿中子—自然伽马测井交会图以及深侧向电阻率—补偿中子测井交会图对于富有机质含气页岩的识别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83.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从世博会角度下探讨城市群发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上海世博会的价值理念和四大效应的基础上,立足于湖北长江旅游城市群的发展,提出其互动发展的创新思考,对未来湖北长江旅游城市群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落马洞暗河发育特征及其洪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琨  武亚遵  万军伟  肖攀 《中国岩溶》2010,29(4):385-388
根据区域岩溶发育史分析认为,湖北宣恩县落马洞暗河的形成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白垩纪末至晚第三纪。在该阶段中,降水主要通过发育于卧西坪岩溶坡立谷地两侧的小型洼地、落水洞汇入地下管道,往卧西坪谷地排泄,在卧西坪一带形成一小型岩溶湖泊的同时,还在谷地西侧形成了下黑槽、铜锣坪、扁洞三个近东西向地下暗河系统。第二个阶段发生在晚第三纪至今。在这一期间,随着区域构造运动的振荡性抬升,岩溶侵蚀基准面不断下降,在谷地内形成了上、下黑槽、铜锣坪落水洞与卧西坪消水洞等垂向岩溶管道,贯通早期形成的东西向管道并袭夺卧西坪和铜锣坪一带的地表岩溶湖水,使得原分散的岩溶水系统通过南北向的主管道集中排泄,形成了多进口的树枝状复杂管道暗河系统。卧西坪岩溶坡立谷内常年遭受洪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落马洞地下暗河形成年代较晚,管道规模较小,且洞内坍塌淤积严重,排水能力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流域水土流失管理、疏通河道和新建排水隧洞等治理措施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5.
通过收集整理前人成果资料,结合湖南、湖北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历史近代地震数据等,全面梳理分析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历史地震,总结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系(带)及控震特征、地震活动性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活动断裂以北东、北北东、北西向为主,主要活动断裂系有6个,自北向南分别为秦昆北西向断裂系、鄂东北东向断裂系、江汉-洞庭盆地断裂系、鄂西-湘西北东向断裂系、湘中南北东向断裂系、湘东北东向断裂系,其中第四纪活动较为显著且影响程度大的是江汉-洞庭盆地断裂系及秦昆北西向断裂系西段。“两湖”地区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第三活动期的相对平静期。结合近代中强震资料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特征分析认为,江汉-洞庭盆地南部的东、西边界、鄂州-黄冈-武汉一带以及鄂西北断块隆起区地壳较不稳定,具有发震潜力,应在城市群规划建设、护江大堤设防和重大工程建设中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6.
周传明(2004)曾报道湖北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磷块岩中含有与瓮安生物群类似的磷酸盐化微化石,包括多细胞藻类Wengania, Paramecia, Thallophyca; 大型具刺疑源类Meghystrichosphaeridium, Knollisphaeridium; 球状蓝菌类Archaeophycus; 丝状蓝菌类Siphonophycus, Obruchevella以及新发现的珍珠球藻Bacatisphaera。最近, 作者对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进行了重新考察和采样研究。结果除发现上述微化石外, 还发现大型具刺疑源类Papillomembrana compta, Appenendisphaera sp.; 球状化石Megasphaera inornata, Megaclonophycus onustus以及峡东地区常见的丝状蓝菌化石湖北萨洛米藻(Salome hubeiensis)等。研究表明,本文报道的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的含化石层位与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二段及贵州瓮安上磷矿层下部的微化石层位相当, 组合面貌相似。新资料证明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二段出现的疑源类下组合, 包括多细胞藻类、大型复杂疑源类、球状化石、球状和丝状蓝菌化石等, 区域分布广泛, 层位稳定, 具有重要生物地层学意义。  相似文献   
87.
《河南地质》2009,(7):48-48
历时1年零9个月,湖北咸宁警方辗转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侦破了一起特大系列赌博案件。截至目前,警方查实的系列赌博案件累计投注金额已逾500亿元,各犯罪团伙非法获利总计20多亿。  相似文献   
88.
"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等各个层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推动了全省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广泛应用。以湖北省区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数字湖北"为各行业和部门提供地图服务的方式,进一步发挥了地理信息在加强政府宏观决策、国家应急管理、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的保障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数字湖北"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地理信息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个简要思路进行了探讨;将"数字湖北"的建设成果应用于应急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首次实现了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的全覆盖,是湖北省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其建设和实现中,电子地图的符号化是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地图符号化,提升制图表达效果,将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作业环境和应用体验。针对这一问题,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数字湖北"电子地图符号化实现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