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89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00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5篇
  1940年   3篇
  1936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湖南禾库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分析研究了湖南禾库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元素分布、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的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高山峻岭、地形复杂的禾库地区有良好的找矿效果,并优选了嗅脑和杉木冲2处铅锌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2.
湖南宝山Cu-Mo-Pb-Zn-Ag多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种多、分带明显,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本文对该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以探讨该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研究表明,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特征,说明成矿流体中硫已达到分馏平衡;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均为较低正值,变化范围很窄,δ34S值主要集中在1.50‰~4.50‰之间,峰值在3‰左右,明显低于研究区石炭系碳酸盐岩硫同位素δ34S值(17.8‰~22.6‰),具岩浆硫特征,暗示成矿流体中硫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岩浆分异,地层硫贡献较少。此外,不同围岩的矿体,硫化物δ34S值基本相同,围绕花岗闪长斑岩体δ34S值没有分带现象,表明硫的来源具有一致性。因此,有理由认为,赋存于下石炭统梓门桥组白云岩、测水组砂页岩和石凳子组灰岩中的Pb-Zn多金属矿化具有相同成因联系,它们应为同一岩浆-热液系统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3.
湖南常宁康家湾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本文通过矿石硫、铅同位素,含矿石英的氢、氧同位素,以及含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等综合研究,探讨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矿石的δ34SVCDT介于-2.71‰~-0.90‰之间,均值为-1.42‰,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可能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介于18.227~18.573之间,均值为18.485;207Pb/204Pb介于15.661~15.695之间,均值为15.682;208Pb/204Pb介于38.673~38.964之间,均值为38.820;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具有放射铅的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含矿石英中的δDSMOW介于-68.00‰~﹣60.00‰之间,均值为-64.00‰;δ18OH2O介于-7.25‰~-5.17‰之间,均值为-6.23‰;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有大气降水。含矿方解石中的δC VPDB介于-0.50‰~0.30‰之间,均值为0‰;δ18OSMOW介于14.10‰~16.80‰之间,均值为14.40‰;含矿方解石中的碳、氧同位素与地层灰岩中的碳、氧同位素值大致相近,表明矿石中碳主要来源于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灰岩。以上研究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合作用可能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4.
1960~2010年湖南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湖南省的88个地面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EOF)、线性回归、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南雨日的空间变化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以及湖南雨日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雨日空间分布大致是南多北少,平原少于山区丘陵区,呈现出2条少雨日带、4个多雨日区;过去51 a湖南大部分地区雨日呈减少趋势,对比雨日的空间分布发现,未来湖南雨日的空间分布差异可能减小;湖南雨日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70年代和2000年代分别为近51 a来雨日最多和最少的10 a。湖南雨日的空间分型既有全区一致性,也存在着东南部—西北部、湘中地区与周围地区及东部—西部相反变化的差异。全区一致型雨日呈下降趋势,存在3 a、8 a和21 a周期变化。东南—西北反向型雨日东南(西北)呈下降(上升)趋势,存在3 a、6 a和18 a周期变化。湖南雨日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且雨日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55.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测绘事业大体经历了恢复发展、停滞徘徊、全面振兴和改革崛起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6.
张先学 《湖南地质》2011,(10):52-53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大新矿区与龙山矿区均处于湘中东西向成矿带上,区域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区域地层受东西向展布的穹窿构造控制,前泥盆系地层构成穹窿的核部,泥盆系绕穹窿呈环带状分布,石炭系一三叠系分布于穹窿之间的向斜构造中,总体为一套拗拉环境形成的裂谷式建造,具明显的三元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7.
3月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第一次全团会议召开。按法律规定,代表团讨论通过了准备以代表团名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支持湖南株洲市  相似文献   
158.
《湖南地质》2009,(6):38-39
土地等别是指工业用地出让底价和成交价格参考,是制订最低价标准的核心和基础。该等别是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为适应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的需要,于1998年根据全国2864个县、市(区)级行政单元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状况、基准地价水平等因素,采用综合评价法,按照评价分值的15个区间段确定的,将全国各县、市(区)土地分成15个等别。  相似文献   
159.
刘国昌 《地质论评》1946,11(Z1):29-38
一前言水口山久以产铅锌矿闻名,历经中外学者勘查。笔者在湘有年,向以不获亲临为憾。去岁六月间,为勘查红水皂得莅此一窥。惟时值日寇四次进攻湘北,笔者到山四日,?口已不守  相似文献   
160.
柏道远  李彬  江灿  段爱军 《矿床地质》2023,42(2):229-252
湘中古台山金锑矿位于雪峰构造带西南段东北部,发育SN向金矿脉和NW向金锑矿脉2类矿脉。前人提出SN向和NW向断裂为容矿构造,并获得了印支期成矿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但对容矿断裂的性质、形成时代以及2类矿脉的时代关系缺乏研究和认识。鉴于此,文章通过地表和井下露头构造以及矿化蚀变的观测、解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区域构造演化和测年资料等,厘定了古台山金锑矿区构造变形序列及其时代、不同类型矿脉的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探讨了构造控矿规律及动力机制。主要认识如下:(1)研究区自早至晚经历了5期主要变形事件:志留纪晚期受到NWW向挤压,形成NNE向板劈理、NNE向褶皱(水车背斜)、SN向顺层断裂、逆冲剪切破裂和断裂;中三叠世晚期受到NNW向挤压,局部形成NEE向轴面劈理;晚三叠世受到SN向挤压,形成EW向褶皱、NW向—NNW向右行走滑断裂和剪切破裂、NNE向左行走滑断裂和剪切破裂、EW向逆冲剪切破裂等;中侏罗世晚期受到NWW向挤压,形成EW向右行剪切破裂和断裂;古近纪中晚期受到NE向—NNE向挤压,形成SN向—NNE向右行剪切破裂和断裂、EW向—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