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2篇
  免费   2854篇
  国内免费   3752篇
测绘学   538篇
大气科学   1665篇
地球物理   2297篇
地质学   11573篇
海洋学   1017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1347篇
自然地理   2213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21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664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718篇
  2018年   482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1047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937篇
  2011年   1027篇
  2010年   931篇
  2009年   908篇
  2008年   1005篇
  2007年   791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788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705篇
  2002年   606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452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421篇
  1995年   385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远离绿洲的沙漠近地面观测实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佴抗  胡隐樵 《高原气象》1994,13(3):282-290
通过比较远离经录洲沙漠区与临近绿洲沙漠区近地面的观测资料,发现临近绿洲沙漠区的逆湿现象主要是受到绿洲干扰的影响,沙漠地区地气之间能量交换主要由感热控制,潜热能量可以忽略不计,两个沙漠地区感热通量基本相当。HEIFE中沙漠或戈壁观测到的能量收支过程基本上能够代表干旱地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2.
沈志宝  文军 《高原气象》1994,13(3):330-338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针对则木河与小江断裂交汇区的强震趋势问题,给出了地震危险性的分析方法,结果及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994.
地球化学环境预测是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山(阳)柞(水)旬(阳)地区已知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预测准则及地球化学环境预测方法。并在预测中采用统计方法建立了本区金、铜、铅锌银及汞锑矿产地的混合优选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同时预测了本区金和多金属矿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95.
段光耀 《广西地质》1994,7(1):49-54
本文通过都庞岭北部地区沟系土壤测量找金实例,表明在通行不便的特殊景观区采用沿河、沟谷西侧采集地球化学土壤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探讨了沟系土壤测量的应用条件、布样方法等,供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6.
The Baishitouquan amazonite and topaz-bearing granite is one of the typical high-rubidium and high-fluorine granit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Mid-Tianshan belt. This intrusion is in sharp contact with Mid-Proterozoic schists, gneisses and marbles, and is composed of four zones transitional from the bottom upwards: leucogranite, amazonite granite, topaz-bearing amazonite granite and topaz quartz albitite. The Baishitouquan granite contains highly ordered K-feldspar, Li-rich mica, Mn-rich garnet, α-quartz and low temperature zircon and is chemically high in Si, K, Na, Al, Li, Rb, Cs and F, and low in Ti, Fe, Ca, Mg, P, Co, Ni, Cr, V, Sr and Ba, with Na2O<K2O. Amazonite from the amazonite granite zone contains 1867 ppm Rb. The F contents of bulk rocks are 3040 and 4597 for the amazonite granite and topaz-bearing amazonite granite zones, respectively. These two zones have δ18O values of 8.97–9.85‰ (SMOW) and show flat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with strong Eu depletion. K-Ar and Rb-Sr ages of this intrusion are 226. 6 Ma and 209. 6 Ma respectively, with an initial87Sr/86Sr ratio of 0.987±0.213. The Baishitouquan granite is the product of crystallization of a low temperature, and water, rubidium and fluorine-rich magma, which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muscovite-rich crustal rocks. Consolidation of this granite involved two contrasting and successive stages: melt crystallization and hydrothermal metasomatism and precipitation. Various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is granite were formed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agmatic to the hydrothermal stage.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在高纬地区计算纬向差商时,常须把时间步长取得很小,或采取Fourier滤波的问题,提出了可以避免这些困难的差分格式。这种格式可以根据任何给定的、稳定的差分格式构造。在形式上它和后者相同,但要求调整网格距,使之可以取和中纬地区同样大的时间步长,并满足计算稳定性条件。在计算中它很有用,也很方便,几乎没有额外的运算量。而且,如果所根据的格式具有质量或能量守恒性质,新格式也同样具有。  相似文献   
998.
喜马拉雅-青藏地区的运动学-抬升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显杰  Rybach  L 《地震学报》1994,16(3):326-335
本文以拉萨-冈底斯地体代表喜马拉雅造山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期的活动地体, 建立其相应的运动学-抬升模型。模型参数的取值以最终拟合由综合古地理研究确定的抬升历史作为制约条件, 同时考虑以下因素:①印度-欧亚板块汇聚的运动学特征: ②地体变形时的三维质量守恒, 包括缩短、增厚、拉伸、抬升和侵蚀: ③在均衡控制下岩石圈物质的瞬时垂向运动。模型研究涉及以下四类与抬升相关的参数:①板块汇聚速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②侧向质量转移的规模: ③地壳结构: ④地表侵蚀制式。共144个不同参数组合的模型计算结果展示了多解性的存在, 同时也证实:对于特定的板块汇聚运动学制式, 只存在一种可拟合实测抬升历史的最佳拟合模型, 隐含着汇聚板块动力学环境的唯一性。据此, 喜马拉雅-青藏地区的抬升主要受板块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制约, 是一种含义深远的复杂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999.
新疆天山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图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胥颐  朱介寿 《地震学报》1994,16(4):480-487
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法建立起天山和邻近区域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图象, 结果表明:(1)北天山和天山中部地区为隆起的高速地区, 吐鲁番盆地、库车拗陷、柯坪断块、喀什拗陷和准噶尔盆地南缘构成了天山北南两侧的山前低速区。伊犁盆地和西昆仑是壳内稳定的高速块体, 巴楚隆起一直延伸到地壳的底部。沿天山主峰和西昆仑公格尔一带, 莫霍面形成五大低速区;(2)北天山和准噶尔西部岩石圈厚度较大, 具有高速特性, 在其顶部80km左右可能存在较流物质。天山南部岩石圈的性质不明显, 喀什地区位置120-280km之间存在的低速锥形体估计与地幔软流物质的上涌有关;(3)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特别是上地壳低速区与下地壳高速区之间的梯度带往往与强震的分布有关, 有可能成为中强地震的孕育场所;(4)天山南北缘的地震多发地带是壳内介质结构极不均匀的地区, 也是深大断裂较为发育的区域, 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破裂或层间滑动而引发地震。   相似文献   
1000.
湘东南地区震旦纪地层的新划分与区域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中  唐晓珊 《湖南地质》1994,13(3):129-136
本文采用多重地层划分和构造地层法,研究并重建了湘东南地区震旦系新层序,厘定了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埃岐岭组、丁腰河组的含义及其划分、对比标志。认为该浊积碎屑岩系中的两套砾岩,是冰成作用的产物,可与湘中、湘西乃至华南地区的震旦系对比。同时指出孩区有板溪期的沉积,并建立了青白口系大江边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