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436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733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889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本文概述了公路运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公路湿滑与雪害等气象条件监测预报的方法和效益。  相似文献   
74.
湿位涡方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湿绝热、无摩擦条件下,推导了湿位涡方程及其近似表达式。然后通过尺度分析得到了大尺度条件下湿位涡守恒的性质,其形式与干位涡一样。由于考虑了水汽的作用,使用它较干位涡更为方便。最后,我们把湿位涡用于江南岭北3 月有无连阴雨的分析,其结果与预报员经验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5.
黑河实验(HEIFE)──对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一些新认识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3  
胡隐樵  高由禧 《气象学报》1994,52(3):285-296
综合介绍“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实验研究(HEIFE)”的概况。系统分析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它们是:(1)干旱地区地表面热量平衡的基本特征:干旱地区蒸发量很小,地表热量平衡中以感热为主.潜热可以忽略不计。(2)干旱地区陆面过程参数化问题:干旱地区能量和物质湍流输送的参数化必须考虑层结影响,否则将造成严重误差。(3)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现象──绿洲与沙漠环境的相互作用:绿洲的“冷岛效应”和临近绿洲沙漠或戈壁的“逆湿现象”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研究结果将加深我们对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6.
弧后碰撞造山作用及其大地构造相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继碰撞造山带模式后,许靖华教授近期又提出一种新型的大地构造相模式,即造山带均由三个大地构造相组成:日耳曼(Alemanide)、摄尔特(Celtide)和类特(Raetide)大地构造相。日耳曼相处于遣山带边缘,为一套浅海沉积地层和磨拉石相地层,大多发生变形,但却未发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77.
(1)粘土灌浆法:把粘土泥浆压入地基空隙,它可以填塞极小的缝隙,但仅限于干燥岩层使用;(2)硅酸钠浆和氧化钙浆压法;把管壁上有许多孔的金属管打进地基,然后通过金属管将硅酸钠浆和氧化钙浆压入地基中,进行化学反应后,  相似文献   
78.
79.
近30年来,粉碎机的发展,沿着“大型化”、“超微粉化”、“系统化”、“特殊物质的粉碎”四个方面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今后,随着市场要求的高度化、多样化,粉碎设备的多样化发展也是必然。 多样化,是指单个机种的多样化和这些机种组成的粉碎工艺的多样化。如气流粉碎机与分级机组合使用等。作为这种系统化粉碎工艺的开发当然也包含各单元机械的控制,各参数的计测等问题。现在粉碎技术与粉碎机本身相比,更多地应注意以粉碎机为中心的粉碎工艺的进步,特别是要重视软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引黄入晋工程大梁水库坝基存在大面积厚层上更新统(Q3)黄土。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统计,湿陷起始压力、湿陷系数峰值的研究,以及不同埋深黄土微观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证实黄土的湿陷主要受架空孔隙的控制,随着土层埋深的加大,黄土结构逐渐由架空结构向局部架空或架空镶嵌型结构转变,因而湿陷性也逐渐减弱,为坝基黄土工程处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