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2篇
  免费   1200篇
  国内免费   1634篇
测绘学   309篇
大气科学   1000篇
地球物理   940篇
地质学   3664篇
海洋学   764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286篇
自然地理   25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3,自引:10,他引:33  
周建生  陈发景 《现代地质》1997,11(4):425-433
讨论了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和成因。根据利用地震反射剖面对盆地构造几何学的研究,圈定了不同尺度的横向变换带,确定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横向变换带是为了保持区域伸展应变调节构造变形的一种调节体系。这种伸展应变守恒是靠三维空间上断层位移沿走向的变化实现的。横向变换带的构造样式为横向地垒状凸起和鼻状凸起或鼻状背斜,并具伸展性质的正断层。横向凸起与非叠复的和叠复的分段断层系伴生及发育在断层位移最小处等事实表明,横向凸起或横向鼻状背斜是由于分段断层系位移沿走向变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2.
冀中坳陷碳酸盐岩潜山油田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式油气田》1997,(1):13-16
冀中坳陷古潜山油田,独具地质特色,发育良好,深埋地腹地前第三系基岩潜山是油气聚集的“构造”与圈闭,中、上元古界的碳酸盐岩储层经过沉积,多期改造,岩石风化淋滤,形成了孔、缝、洞空间融合的储集体。起伏的基岩面上覆盖的下第三系湖相生烃岩是油源岩,与潜山配置造就了“新生古储”的成藏模式。潜山油田之所以在冀中坳陷大量形成,与区域地质背影密切相关。早元古代末的吕梁运动使华北地台进入海盆沉积时期,内蒙地轴南缘沉  相似文献   
153.
裂陷盆地与强拆离盆地:陆内伸展盆地的两个端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伸展构造体系具有两种端元特征,即裂谷环境和强烈的伸展地体。这些不同的构造样式形成并被记录在不同的伸展盆地中,陆内的裂陷作用通常出现在具有正常地壳厚度和热均衡的地区。裂陷沉降普遍伴随阗碱性-拉斑玄武岩岩浆活动具有大倾角的边界断层,小于1mm/a的滑移速率,以及小幅度伸展特征。  相似文献   
154.
豫西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其共生组合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豫西地区金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层间破碎岩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各类型金银铅多金属矿床为同源、同期、不同阶段、不同成矿空间的矿床产出组合。并从成矿时间、空间、产出型式和成因上论述了其成矿的共生性、分带性、过渡性、互补性、连续性和重叠性等共生组合规律,举出实例阐明研究金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55.
大面积地表反射率的气候计算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采用Morton法,首次利用气候资料计算我国90个站的月、年平均反射率值。取得了满意成果。这种方法避免了无实测反射率资料地区由查图带来的误差,具有普遍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6.
某滑坡区滑带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某滑坡滑带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为滑坡的合理整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7.
大陆裂陷作用及盆地发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重要的大陆动力学过程,大陆裂陷作用的研究进展迅速,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理论。大陆裂陷作用模式包括:(1)宽裂陷作用;(2)窄裂陷作用;(3)变质核杂岩。在运动学体制上又可概括为纯剪切变形、简单剪切变形和双层混合式剪切变形。陆内裂陷盆地系统的发育与大陆岩石圈的拉伸率有密切关系。高度拉伸区发育上拆离盆地,而低拉伸率区形成一般裂陷盆地。这两种类型的盆地构成了大陆裂陷盆地系统的两种端元。  相似文献   
158.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走滑特征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可能是在碰撞造山缝合带基础上发育的,其走滑特性严格受闽台微大陆与闽浙中生代火山弧碰撞过程中碰撞动力学的制约。岩石韧性组构和糜棱岩变形的微构造研究表明,碰撞前期走滑为左行。在早垩世晚期(100-120Ma)的主碰撞期和以伸展作用为主的碰撞后期,该带以右行为主,这种右行走滑一直持续至今。发育韧性剪切带的闽台微大陆(或称平潭-东山带)原始位置可能比现今更靠南,这是属于几百公里的漂移位移而不是剪切位移。  相似文献   
159.
中国东北区二叠纪和早三叠世地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运用裂陷槽理论,提出了早二叠世地层发育于大石寨、大河深和庙岭三个裂陷槽中。晚二叠一早三叠世则以陆相凹陷沉积为特征,发育于兴安岭、张广才岭及完这山三个凹陷内。  相似文献   
160.
陕西南部北大巴山地区早志留世滔河口组碱基性火山岩,分布层位稳定,岩性标志特征。根据火山岩岩石类型和地层学以及古生物组合特征对其岩石地层单位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了火山岩的成因,探讨了火山岩形成的机制和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