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2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982篇
测绘学   277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47篇
地质学   2824篇
海洋学   248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91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记述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志丹群的孢子和花粉。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出两个孢粉组合,其中一个组合产自环河-华池组上段,另一个组合产自泾川组,经与已知资料分析对比,前者时代确定为早白垩世早期,后者时代为早白垩世早中期。探讨了两个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指出沉积区在环河-华池组上段沉积时为亚热带偏湿的气候,并在某种程度上受干旱气候的控制,泾川组沉积时为热带、亚热带偏干旱气候。对孢粉植物群分区问题做了论述,说明研究区志丹群的孢粉植物群应归于G.F.Herngreen和A.F.Chlonova(1981)划分的北极-欧州亚省(Boreal-European)。文中描述了五个新种:Divisisporites palmatus sp.nov.,Biretisporites minor sp.nov.,Camarozonosporites scabratus sp.nov.,Piceaepollenites minutus sp.nov.和Ina-perturopollenites plicatus sp.nov.。  相似文献   
152.
153.
154.
155.
156.
徐贵忠  郝杰 《地质科学》1988,(2):97-109
佛子岭群主要由一套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组成,分布在安徽境内的大别山北麓。其上部为一套变质的复理石建造,下部为变质的火山-沉积岩建造。佛子岭群的变质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佛子岭群的岩石组合特征表明,佛子岭群是发育在一断陷盆地中,该断陷盆地可能在晚元古代早期开始拉张,在晚元古代末期闭合。在此期间,郯-庐断裂带在华北断块和大别山古老断块之间的拉张与闭合过程中可能起着类似于转换断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7.
昆阳群中两个含矿层的层位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家申 《云南地质》1993,12(1):44-49
作为昆阳群中主要含铁层位的“军哨组”和含铜层位的“狮山段”,它们的层位归属,长期以来一直是个争论问题。本文根据军哨矿区出露的地层、构造形态、地层对比等方面的成果,认为“军哨组”老鹅山砾岩代表一个短暂的沉积间断,与下伏地层应为假整合接触,“军哨组”应相当于黑山头组的富良棚段,军哨铁矿体出现于大龙口组碳酸盐岩的相变尖灭部位。从宏观的接触关系、火山和成矿事件看,“狮山段”应是因民组和落雪组的一部分,在区域上绿汁江组中并不存在这一含铜层位。  相似文献   
158.
陕甘川交界区碧口群的绿帘石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绿帘石广泛分布于碧口群的各类变质岩石中,但以变质基性岩(绿片岩和蓝片岩)为主。绿片岩中绿帘石X_(?s)=0.23—0.37,但多为0.30—0.32,在不同样品中绿帘石成分变化很大,但同一样品中绿帘石变化不明显,说明其成分与全岩成分有关。蓝片岩中绿帘石X_(?s)=0.22—0.36,其成分在同一样品中也有很大变化,一般细粒者ps分子少,而粗粒者ps分子多,且常发育环带结构,向中心ps分子减少,说明蓝片岩可能经历了一个以降压为特征的变质过程。此外,该群也偶见绿纤石,但它们均被绿帘石包裹,不能构成独立变质相。  相似文献   
159.
新疆准噶尔脉岩群地质及成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齐进英 《岩石学报》1993,9(3):288-299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