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94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TritonX-100-5-Br-PADAP光度法测定铜和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 100 存在下,用5 - Br - PADAP 光度法测定铜、镍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9 .0 的硼砂缓冲介质中,5 - Br - PADAP 与铜和镍生成紫红色络合物,λCum ax = 575 nm ,εCu = 1 .04 ×105 L·mol- 1·cm - 1 ;λNim ax = 575 nm ,εNi = 1 .14 ×105 L·mol- 1·cm - 1 。铜和镍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 ~560 μg/ L和0 ~440 μg/ L符合比尔定律。加入六偏磷酸钠后,由于偏磷酸镍的形成,镍不再与5 - Br - PADAP 显色,可通过铜及铜镍总量的测定,计算出镍的含量。用该方法实测了钢样中铜和镍的含量,结果与推荐值相符,对铜和镍5 次测定的RSD均小于5 % 。  相似文献   
72.
针对如今随着阻燃剂的更新换代,使得汇入海洋环境中的阻燃剂组分构成更加多样,造成的潜在危害更加复杂这一问题,本项目以四溴联苯醚(BDE-47)和十溴二苯乙烷(DBDPE)分别作为旧型和新型溴系阻燃剂代表,以海洋浮游动物-褶皱臂尾轮虫为对象,探究不同密度饵料藻培养下,BDE-47和DBDPE的联合作用对轮虫生殖力和存活力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BDE-47和DBDPE作用均可导致轮虫的产幼数的降低,生殖期和存活时间的缩短,且BDE-47表现出更强的毒性效应。BDE-47和DBDPE联合作用时,对饱食轮虫的生殖期、产幼数和存活期表现为拮抗作用或相加作用,而对饥饿轮虫表现为协同作用。本项目为准确评价溴系阻燃剂更迭造成的潜在风险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3.
潜水蒸发是干旱内陆盆地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但其定量评价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是水均衡分析和水资源评价的难点.在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平原区,以溴离子为示踪剂于2017年5月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试验点投溴化钠,分别于2017年8月和2018年8月采样测定溴离子垂向分布,根据溴离子垂向运移速率确定潜水蒸发速率.试验点溴离子的浓度在垂向剖面上的分布呈现单峰形态且峰值上移,根据其峰值上移距离计算得出非沙漠区年平均潜水蒸发量为33.59 mm;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潜水蒸发由强至弱依次为棉田、荒地、林地和沙漠,年平均蒸发量分别为41.71 mm、34.01 mm、11.28 mm、8.58 mm.溴离子示踪法评价潜水蒸发量的结果与前人相符;潜水蒸发速率与土地利用类型、包气带岩性、土壤体积含水量和潜水埋深有关,岩层粘粒含量越高、含水量越高、越靠近细土平原低地势区,潜水蒸发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74.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HSRL)大气温度测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温度通常采用探测大气分子瑞利散射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低层气溶胶的存在,一般只能探测高空(约12km以上)的大气温度,而探空气球又存在不能获取连续数据和定位性差的问题.文章给出了利用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温度的方法,并对此方法作了理论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用于低层大气温度垂直剖面探测.  相似文献   
75.
灌溉等人为活动会造成外源物质的输入,如硝酸盐、有机质等,从而引起浅层地下水环境发生周期性波动。为研究农业灌溉对沉积含水层中碘迁移富集过程的影响,选取代表性富碘沉积物,通过室内实验模拟了灌溉活动外源物质输入条件下,盆地地下水系统中碘迁移释放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外源有机质输入可促使微生物利用有机质作为电子供体,还原固相铁矿物相,进而造成搭载于铁氧化物/氢氧化物表面的碘释放,以碘离子形式在地下水中富集;而在NO3-输入情况下,微生物会优先利用NO3-为电子受体,至硝酸盐被全部消耗后,Fe(Ⅲ)可进一步被还原为Fe(Ⅱ)。研究结果表明,人为活动造成浅表环境外源物质的输入可直接影响浅层地下水中碘的迁移释放过程。伊利石黏土矿物吸附的铁氧化物矿物相可能为浅层环境中碘的主要搭载介质,微生物作用下,铁氧化物/氢氧化物的还原溶解是高碘地下水形成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76.
三溴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宇晶  李清昌  王飞 《地质与资源》2005,14(2):151-153,160
在1.0 mol/L盐酸介质中,显色剂三溴偶氮胂与稀土元素能发生高灵敏度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La为1.69×105 L·mol-1·cm-1.试剂和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位于525 nm和625 nm.确定了络合物的组成为1:3.在25 mL溶液中,稀土元素在0~17 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方法受酸度及共存离子影响小,并且有准确、快速、简单的特点.对两个标样做了分析,精密度RSD分别为2.82%和2.57%,准确度RE分别为-2.34%和-5.82%.本方法可不经分离富集,直接用于稀土矿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7.
李敏 《地质与资源》2013,22(4):330-332
在对广西河池地区高银铜精矿中铜含量的测定中,由于样品中银含量较高,极大地影响终点判定,常用国标碘量法无法准确对铜含量进行定量.用氨水-碘量法将样品利用盐酸-硝酸-溴体系处理,样品充分溶解后,用盐酸去除高含量银残留的影响,用氨水-乙酸法调节溶液pH值,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测定样品中铜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8.
北京市大气PM2.5中多溴联苯醚污染水平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雪  刘大锰  孙俊玲 《现代地质》2010,24(2):355-361
2008年1月、9月和10月在北京城区5个采样点共采集9个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遵循US EPA-1614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中14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质量浓度,研究了北京市城区大气颗粒物PM2.5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 9个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中PBDE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2.82~57.94 pg/m3,平均值为15.67 pg/m3,BDE-209的质量浓度为0.34~7.32 pg/m3,PM2.5样品中PBDEs的质量浓度冬季高于秋季;高溴代联苯醚在颗粒物中的含量高,低溴代联苯醚的含量低;交通源对大气颗粒物PM2.5中PBDEs的污染贡献值很小,工业污染源贡献大于交通源,从含有溴代阻燃剂的物品释放到大气中的PBDEs对大气颗粒物PM2.5中PBDEs的污染贡献值最大。  相似文献   
79.
用硝基苯萃取[Cd(Phen)3]^2+I2^-离子对,再用盐酸反萃取,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镉的含量,从而间接测定碘。实验在pH=5.2的NaAc-HAc缓冲体系下进行,优化了还原剂KBH;中邻菲罗啉的浓度,镉溶液用量,萃取剂硝基苯的用量,反萃取盐酸的酸度,并制备碘的标准曲线,其线性相关系数R2≥0.9942,线性范围0~10ng/mL,精密度为8.5%,检出限0.80ng/mL,利用标准曲线测出水样中碘的浓度为17.78ng/mL,结果令人满意。实验表明,开发原子荧光光谱间接分析方法,使其能够准确测量更多种类的元素,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促进该方法得到更广范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
内蒙古河套平原高碘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内蒙古河套平原西北部的高砷地下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区内22组地下水和2组地表水中碘含量的测试和分析可知,研究区地下水中碘含量在27.30~1 638.00μg/L,其中,约50%的地下水样品中碘含量超过我国饮用水的标准限定值150μg/L,约84.6%的高碘地下水为高砷地下水。高碘地下水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地下水水流相对滞缓的平原中心地带,以Cl-Na、Cl·HCO3-Na和HCO3·Cl-Na型水为主。研究区地下水中碘的富集有两种机制:浅层地下水的蒸发作用和深部富含有机质的、偏还原的地下水环境中的微生物作用。两种机制相比,后者对地下水中碘的贡献更大些,但前者更普遍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