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379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352篇
地球物理   364篇
地质学   822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61.
Based on monitored data from 840 samples, we assess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groundwater salinization in the Tarim River lower reaches combining classical statistics and geostatistics. Results show that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other related ions, such as Na+, Mg2+, Ca2-, C1- and K+. TDS and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both of which present the isotropic characteristic and con- form to the spherical model in each year from 2001-2009. TDS is basically greater than 1 g/L but less than 2 g/L in the Tarim River lower reaches, which indicates that salt stagnation pollution is more serious. The most serious salinization (3 g/L 〈 TDS _〈 35 g/L) contaminated area is mainl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of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62.
山西省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利用潜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利用山西省近30 a 3个辐射观测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05个站的日照资料,采用气候学方法计算了山西省的太阳总辐射,在分析山西省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计算了山西省太阳能资源的各种参数,对区域太阳能资源潜力进行了客观评估。结果表明山西省太阳能资源储备丰富、稳定、可开发利用日数较多,特别是山西北部地区,尤其适合进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3.
原子荧光测定食品中总砷方法的改进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标《GB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的原子荧光-湿法消解测定总砷的方法中存在的难于控制完全消解样品、测定结果不稳定,试剂用量大的问题,对原方法进行了3点改进。一是利用浓硫酸沸点高,能脱水碳化破坏有机物的特性,通过高温浓缩硫酸对样品进行两次脱水碳化消解,使样品消解的更完全,且节省试剂;二是针对样品中砷形态的多样性,加强温度控制,低温消解、降低易挥发砷化合物的损失,高温加速样品消解,缩短操作时间;三是加盖小漏斗制造回流,减少易挥发砷化合物的损失,使方法易操作、节省试剂。用改进的方法测定菠菜粉(GBW10015)、海带粉(GBW08517)和虾粉(CNAS T0442)中的总砷,不少于6个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均位于参考值范围的中间部分,且RSD值均小于7%,表明改进的方法准确、稳定。结果还表明,200℃的硫酸、高氯酸的混合酸和高温浓硫酸均能有效消解样品中砷甜菜碱和砷糖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4.
正本刊讯7月4日上午,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省国土资源厅情况反馈会在省厅二楼召开。省委第七巡视组组长杨崇林、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宋伟东、巡视组副组长余桂彬及巡视组全体成员,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其他现职副厅级领导干部,厅总规划师、总工程师,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煤田地质局、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同  相似文献   
165.
研究了温度和光生物反应器的光径对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 Hibberd)生长及细胞内几种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微绿球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对几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28℃的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速度最快,此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为5.66%,多糖含量最低,仅为1.47%,但最大生物产量却是在30℃的条件下获得,总脂与叶绿素a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光生物反应器的光径对微绿球藻的生长和总脂、可溶性蛋白、色素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多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比生长速率、最高细胞密度和单位体积产量均随光径的增大而减小,单位面积产量随光径的增大而增大;总脂、可溶性蛋白和多糖的含量随光径的增大而降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光径增大而增大,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大趋势比叶绿素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6.
基于因子分析对2012~2013年海河流域pH、DO、COD、BOD5、氨态氮和总石油烃等6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四项指标进行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估,旨在对海河水质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BJ1和HB2两个站位水质属于Ⅳ类标准,其余各站位均为Ⅴ类;各站位综合评价结果得到海河流域指数为1.44,说明海河流域处于污染状态,其污染程度超过该流域功能区的标准。因子分析发现,COD、DO和NH3-N之间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除pH和BOD5外,其余指标都在0.70以上;COD、DO、NH3-N和TPH的贡献率较高,其中总石油烃的贡献率为100%,因此可以认为该海域的污染类型属于有机污染,且石油烃污染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7.
沙尘对南疆沙漠腹地太阳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83°39'E,38°58'N)总辐射、散射辐射和直接辐射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塔中大气透明系数变化和沙尘对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10-12月塔中大气透明系数最好,春、夏季最差;晴天大气透明系数最高(0.57),沙尘暴天气最低(0.07)。晴天、浮尘和扬沙天气总辐射最大可达1000 W·m-2以上,而沙尘暴天气最大可达700 W·m-2。晴天散射辐射值大多在400 W·m-2以下,主要集中在100~200 W·m-2范围内;有沙尘的天气大多在600 W·m-2以下。沙尘对直接辐射的衰减最大,晴天、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下直接辐射200 W·m-2的概率依次为41.2%,72.5%,78.1%和100%。随着大气中沙尘增多,散射辐射逐渐向高值区域集中。沙尘天气下各辐射日变化曲线波动很大,其中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减小很多;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日变化曲线形态相似、量值接近。大气透明系数与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8.
169.
正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制的6种青藏高原三江源土壤成分分析系列标准物质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成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编号为GBW07475-GBW07480。青藏高原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世界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现在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这里。人们将它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并称之为地球"第三极"。  相似文献   
170.
正本刊讯报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将如何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在近日举办的奉贤·2014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上,201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西泽立卫、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院副总建筑师杨明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师齐聚一堂,围绕"当代大都市新区发展策略"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参会嘉宾分别围绕"基于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城市与设计"、"滨水空间营造"、"打造时尚与活力之都"3个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