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1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彭云辉  陈玲娣 《海洋学报》1994,16(1):136-141
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盐是浮游植物生存的物质基础,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消耗水体中的营养盐,而浮游生物的消亡、有机质的分解使其获得再生。在这个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水体中的氧也发生了变化,它与营养元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喀喇昆仑山至昆仑山地区湖水溶解氧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喀喇昆仑山至昆仑山地区湖泊考察中获得的资料,分析了溶解氧及其饱和度与湖水温度、矿化度及湖面海拔高程的关系,并探讨了这些因素对溶解氧日过程及垂直变化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丁贤荣  张鹰 《海洋科学》2003,27(2):8-12
在1981、1991(1990)和1998年3次海洋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相同水质要素时空比较分析,江苏海域的溶解氧、磷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 盐这4种主要海水化学因子具有时空变化特征,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灌河口、扁担港口、射阳河口、川东港和长江北支口北侧,且河口、近岸值高,向海含量渐小,不同年份、季节也有变化。沿海水化学性质主要受陆源排污(农田化肥等)影响,主要是入海河流携带污染物、海洋生物作用和本海域水体运动特征的影响,此外,溶解氧变化还受到水温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虾池的溶解氧含量及其补充量和消耗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对虾养殖池塘溶解氧含量及其收支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虾池DO值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昼夜变化。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是虾池溶解氧补充的主要来源,夏季最高可超过5mg/(dm3·d)。养殖后期对虾的耗氧量占总耗氧量的34%,底质和池水耗氧量分别占30%和35%。根据虾池氧的收支情况讨论了池养对虾的生产容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1998年6月对广东省红海湾海水养殖水域环境因子的调查,阐述了海水中溶解氧、盐度、pH值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溶解氧及海水pH值随温度由北(除15 ̄17号站)向南(除6号站)增高而增高。同时证实了光合作用是导致溶解氧含量和pH值增高的主要原因。而营养盐与盐度呈密度的负相关,浮游植物总量随营养盐由北向南降低而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黄海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黄海溶解氧垂直分布中最大值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浮游植物春花期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氧,是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得以在春季(5月)形成的基础;而良好的温、密跃层的存在是氧最大值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夏季叶绿素最大值层中较强的光合作用,是氧最大值在夏季得以维持甚至增强的主要原因.提出:黄海春、夏季溶解氧垂直分布中的最大值并非主要由冬季保持而来.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1988年夏季台湾海峡海域的调查资料讨论福建北部沿岸和台湾北面海域水化学的区域性特征。结果表明,福建沿岸上升流是西部海域诸化学要素分布的控制因素,台湾北面海域(25′50′-26°40′N,121°45′-122°30′E)水体下层出现局部冷水抬升,福建沿岸和台湾北面海域都具有低溶解氧且不饱和,高营养盐、低温,高盐的特征、溶解氧,诸营养盐与温度、盐度分别有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红海及亚丁湾间之海水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表观耗氧量、滴定碱度及总二氧化碳量等资料来研判红海及亚丁湾间之海水交换。结果显示,红海深层水的方解石及霰石饱和度均比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深层水的饱和度高。红海全水柱之方解石和霰石都处於过饱和状态,亚丁湾和阿拉伯海中各深度之方解石亦呈过饱和状态,但霰石的饱和深度则大约在500m左右。分析深层水之生物体无机碳与有机碳的分解比值,可以发现此地区深层水中,大约在25%的总二氧化碳增加量是由无机碳酸钙溶解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983—1984年,1987—1988年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调查资料,着重讨论了该海域夏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其与上升流、生物活动的关系。该上升流区温度、盐度、溶解氧含量及其饱和度的特征值分别为24.4℃,34.3,4.49mlO_2/L和93%。溶解氧含量及其饱和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