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1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01.
通过对碘量法和多参数水质测试仪测定海水中溶解氧比对数据的系统误差检验,分析两种方法间系统偏离差异的显著程度。探讨多参数水质测试仪业务化应用的可行性,以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下,切实提高监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2.
2014年官井洋增养殖区溶解氧含量在4.24~8.62 mg/L之间,平均值为6.70 mg/L,在夏季形成低氧环境(5 mg/L),使得鲍鱼在养殖中受到溶解氧影响,虽影响不大(溶解氧标准指数不超过1.5),应引起重视。水温对全年溶解氧含量变化起到主要因素。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溶解氧评价方法的改进:1)首先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1993)中饱和溶解氧含量计算公式基础上增加盐度影响因子,统一饱和溶解氧含量的计算方法;2)并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存在赋值不正常以及结果无法描述实际情况等的不足,在建议修改《海水水质标准》中溶解氧的分类范围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溶解氧标准指数算法,并将取样层次内所有(或特定)生物安全生存的溶解氧浓度作为溶解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3.
短沟对虾养殖与投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跃平  陈然 《海洋通报》1998,17(5):46-50
通过养殖试验对短沟对虾的生长环境物投饵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短沟对虾对养殖池的理化环境要求不高,其抗病能力强,食性杂,适盐范围广,能耐低氧,盐度在6.27-32.49间,溶解氧供于4mg/L,能正常生长、据试验观察,短沟对是生情温各,好夜间活动,潜沁习性明显,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以小群体分散分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04.
为探究寒旱区浅湖冰封期分层动态与其对湖泊新陈代谢速率的影响,于2016-2019年对乌梁素海气象与冰雪条件、冰下水体环境开展原位观测,分析水温和溶解氧变化特征、冰下混合层的出现与发展动态及其对代谢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观测期内乌梁素海整体水温较高(可接近10℃),冻结期水温结构主要由稳定的上部逆温层和下部弱逆温层构成,...  相似文献   
105.
海水溶解氧评价的正确性对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海水溶解氧数据属于非线性时间序列,可视图方法(时间序列转化为图)是分析这类数据较有效的方法,但仍存在未同时考虑数据的时间演变特性以及变量间相互影响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图相似性匹配的海水溶解氧辅助评价方法。首先,同时考虑海温、盐度对海水溶解氧的影响以及数据的不可逆性,提出溶氧温盐 转移概率(dissolved oxygen temperature salinity-transition probability,DOTS-TP)有向可视图方法,实现了多变量时间序列到单变量溶解氧图的转化;然后,在将墨西哥湾溶解氧图作为评价参照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图的多层次信息,提出子图节点全局(subtree node global, SNG)图相似性匹配方法,通过计算SNG评价指数实现对海水溶解氧的辅助评价。实验结果表明DOTS-TP有向可视图方法能更准确地表达海水溶解氧信息,SNG图相似性匹配方法适用于所有海水溶解氧数据,并能得出正确的辅助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究深水湖库溶解氧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本文以南方亚热带大型深水湖库——江西省仙女湖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2021年仙女湖4个国控站点溶解氧的历史数据分析其年际变化的规律及原因;另于2016年水污染事件发生前(2014年5月—2015年4月)及水污染事件结束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对仙女湖进行加密逐月监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仙女湖溶解氧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8—2021年仙女湖水体溶解氧浓度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范围为5.1~18.7 mg/L,季节均值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水污染事件发生前高溶解氧区域多出现在舞龙湖湖心区及湖出口位置,水温、叶绿素a浓度和浊度是溶解氧浓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水污染事件结束后高溶解氧区域多出现在钤阳湖及舞龙湖枝杈状湖湾位置,叶绿素a浓度及营养盐浓度成为溶解氧浓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pH与溶解氧主要是协同变化的关系。根据对仙女湖最深点(江口)的垂向监测结果,溶解氧的垂向差异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夏、秋季在5 m以下出现低溶解氧(DO<5 mg/L)区域,且夏...  相似文献   
107.
南极洲万达盐湖为饱和方解石湖水。计算出的方解石饱和指数随水深增加而变化。在Ca2+及HCO3-活度值均一的上部氧化环境湖水中,pH及溶解氧(DO)是控制该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下部还原环境湖水中,Ca2+及HCO3-的活度对方解石的饱和指数SI的变化起主要作用。这充分揭示了湖底部近代沉积物中分布较多方解石矿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设计了制作无氧水及溶解氧梯度水的装置,以研究溶解氧测定中溶解氧探头测定结果与经典滴定法测定结果的互校性、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从无氧水到18g/L(对一个大气压空气来说是过饱和)的氧含量范围内,这2种方法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但是,经典滴定法比溶解氧探头测定的值偏高,这是经典滴定法从采样固定到滴定整个非在线测定过程易于受各种干扰所体现的固有的缺点。特别是对于极度缺氧或无氧水样的测定,经典滴定法会得出偏高甚至错误的结论。因此作者推荐环境监测中溶解氧的测定采用溶解氧探头的测定数据.而滴定的方法可以采用无氧水对零点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09.
Dissolved oxygen (DO) concentrations were surveyed in the Daliao River Estuary in autumn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trends of DO distribu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O is weakly stratified in the Yingkou section of the Daliao River Estuary, and remains constant vertically in the areas near and out of the entrance. Horizontally, both instantaneous and continuous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Yingkou section of the Daliao River Estuary is affected by hypoxic conditions; while no conditions of low DO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areas near and out of the entrance.DO-salinity correlations exhibit different controlling factors of DO distributions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Daliao River Estuary. At the upstream part of the Yingkou section of the Daliao River (A1-A4), oxygen demanding materials and the associated biochemical processes are the main factor controlling the DO distribution, but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Yingkou section and the area near and out of the entrance (A5-A15), tidal advections are more influential for DO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110.
河流水质预测对于水环境管理与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非机理性水质预测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水质预测领域。然而,此类模型不考虑水质因子变化的物理机理,导致预测结果难以解释、稳定性差。为此,本文将水质因子变化的物理规律视为一种先验知识约束,建模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GRU)之中,以河流水质预测的重要参数溶解氧为例,提出了一种物理约束的门控循环单元网络(Physics-constrained Gated Recurrent Unit, PHY_GRU)。以美国亚特兰大市2021年河流溶解氧预测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① PHY_GRU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多层感知机和门控循环单元模型相比,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明显提升,其中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94.8%,62.9%和37.2%;② 综合考虑多种物理规律约束可以提升PHY_GRU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③ PHY_GRU采用门控循环单元模型训练样本的30%,其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即可超过门控循环单元模型。本文提供了一种在神经网络模型中融入水质先验知识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提升水质预测模型辅助决策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