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359篇
地球物理   549篇
地质学   675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22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4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印尼8.7级地震对川滇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1900年以来印尼爪哇海沟地区发生的8.0级以上地震与川滇地区5.0级以上地震作了统计、对比和分析,并利用跨断层位移流动观测资料,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部海域8.7级地震前后,川滇地区的区域构造活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认为:印尼8.7级地震后,川滇地区1~3年内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1~2年内发生6~7级地震的可能性较大;1年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至少两次;纬度27°以南地区可能是未来1年内发震的危险地区,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可能预示川滇地区强震活跃期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942.
董峰 《国土资源》2007,(5):23-27
铁西工业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西部,是一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工业区。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而辉煌过;在上个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她困惑过。进入21世纪,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声中,她像历经沙场的勇士,抖落掉满身的光彩和征尘,重振雄风。而这一切,源于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具内涵与气度的行动——铁西工业企业大搬迁。工业企业大搬迁,彰显了铁西区30万产业工人和领导者开拓创新的胆识和勇气,大搬迁演绎与诠释了土地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是一次具有深厚理论底蕴的老工业基地全方位改革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43.
东北深震区--8级大震的穴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992年就曾指出东北深震区是中国北方和蒙古国 8级大震的穴位。1 999年东北发生深震后曾提出陕甘宁和青东地区在未来几年内可能发生 8级大震的预测意见 ,结果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在昆仑山口西发生 8.1级大震。 2 0 0 2年 6月 2 1日东北又发生 7.2级深震 ,因此 ,分析认为中国北部或蒙古国近几年内还可能发生 8级大震。  相似文献   
944.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王双绪研究员撰写的"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研究"一文,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F5000"。专家认为,此论文所取得的成果翻开了青藏高原现今地壳构造活动研究新的一页。该论文由"地震行业研究重大专项——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监测"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945.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和扩展一直是地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研究整个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结果,其进一步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边界范围长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主要收集了近年来前人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开展的浅表地质、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以及壳-幔变形的相关研究并进行综合分析.前人通过构造热年代学、构造解析等方法的研究,揭示出中-晚新生代以来,海原弧形构造区以及更北端的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发生的强烈构造活动均与高原的隆升、扩展有关,认为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浅表范围已经越过海原弧形构造区,到达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显示,海原弧形构造区深部结构构造改造过程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有关.但是其更北端的(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深部结构构造改造过程是否与青藏高原的扩展有关,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重力异常及其大地电磁、部分层析成像、接受函数、地震波各向异性等方法的研究结果揭示,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下方存在大规模代表青藏高原东北缘软流圈的低速异常体、低电阻体,以及其下地壳-上地幔存在NW-SE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快波方向一致,这可能反映其主要是受到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影响;但是也有研究显示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存在的低速异常体较南部弱,或者规模较小、以及推测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存在中-下地壳NW-SE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主要是由于存在形变各向异性导致的,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边界位于海原断裂带.  相似文献   
946.
川滇地区是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位,而应力状态是探索其动力传递与形变机理的关键参数.在川滇地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应力场研究,不同方法给出了特定尺度和深度范围的区域应力场信息,但如何充分利用时空分辨率不一致的多学科应力应变数据,科学处理不同数据的权重,并提出有效合理的融合方法,得到经得起物理检验的川滇地区统一构造应力模型,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川滇地区应力场研究进展,分析了浅部地应力测量、震源机制解、b值、各向异性、高温高压岩石实验、数值模拟等方法优缺点,从浅部应力场、深部应力场、应力模型三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不同尺度揭示了川滇区域现今深浅部应力量值特征、应力方向非均匀性特征,为构建区域应力模型提供多方面、多尺度的约束,也为川滇形变动力过程与强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力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47.
基于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15个表层碎屑沉积物样品和1个柱状样的碎屑矿物学分析,对该区的沉积环境与物质来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碎屑矿物共有31种,其中,重矿物19种,以石榴子石、紫苏辉石、绿帘石、普通角闪石为主;轻矿物12种,以石英、斜长石、火山玻璃(褐色、无色)为主。根据矿物组合分布特征,研究区可以划分为2个碎屑物沉积区:Ⅰ区为辉石-磁铁矿-火山玻璃型,主要物质来源为南设得兰群岛及南极半岛北段火山岩与火山喷发物,冰川为其主要搬运介质和动力来源;Ⅱ区为石榴子石-绿帘石-角闪石-石英型,南奥克尼群岛物质、南极绕极环流搬运南极半岛及其附近岛屿的物质对该区沉积物均有贡献。  相似文献   
948.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成功的进行了塔山一线阻击战。成功的塔山一线阻击战。保证了我军攻克锦州战役的胜利,保证了我军全歼廖耀湘“西进兵团”的胜利。保证了我军辽沈战役歼敌47万人的巨大胜利.为解放全东北以至全中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功的塔山一线阻击战。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都享有极高的盛誉。是我军军史上野战阵地坚守防御成功的光辉战例。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全体指战员们的骄傲。  相似文献   
949.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成功的进行了塔山一线阻击战。成功的塔山一线阻击战,保证了我军攻克锦州战役的胜利,保证了我军全歼廖耀湘“西进兵团”的胜利,保证了我军辽沈战役歼敌47万人的巨大胜利。为解放全东北以至全中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功的塔山一线阻击战。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都享有极高的盛誉,是我军军史上野战阵地坚守防御成功的光辉战例,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全体指战员们的骄傲。  相似文献   
950.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成功的进行了塔山一线阻击战。成功的塔山一线阻击战,保证了我军攻克锦州战役的胜利,保证了我军全歼廖耀湘"西进兵团"的胜利,保证了我军辽沈战役歼敌47万人的巨大胜利,为解放全东北以至全中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