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基于管治理念的滇中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区域协调,解决的途径是管治。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和提升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管治理念的滇中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实施,有助于打破缺乏协调和参与的管理格局,主张各方通过协商达到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建立常设性协调机构和协调会议制度,就滇中城市群规划的编制、区域性建设项目的确定和选址、省域规划和市域规划的编制和协调、空间管治区范围的划定等区域性事项进行协商并促进项目合作,利用年度实施报告制度、动态监控信息系统、规划督察员制度等监督规划实施。并且在各个阶段均通过专家咨询、相关利益团体、行业代表单位、公共参与制度等加强实施监督。  相似文献   
52.
研究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有助于将轨道交通带来的外部效益转化为内部收益,对城市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在真实城市空间中,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存在,轨道交通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并非都是相同的,因而需要划定分市场进行研究。本研究以深圳龙岗线郊区段为对象,首先运用Moran'I 指数证实了空间自相关效应的存在,并构造变量将空间自相关效应纳入模型进行控制,结合其他变量构建了4 个Hedonic 模型,然后通过Chow Statistics 检验划定远郊段和近郊段2 个分市场,最后运用最优的Hedonic 模型对轨道交通影响住宅价格的分市场进行研究并解释其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 轨道交通在近郊段对沿线住宅价格具有正向影响;② 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存在分市场效应,不同分市场中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龙岗线近郊段对沿线住宅价格具有正向影响,远郊段对沿线住宅价格具有负向影响;③ 可以通过Chow Statistics检验来划定分市场,龙岗线近郊段和远郊段的分界点为“六约—丹竹头”,近郊段分市场的空间范围可能与城市的平均通勤时间有关;④分市场的形成原因是空间异质性,龙岗线郊区段的分市场是由两个区域中心的空间分布差异所导致。  相似文献   
53.
寻找扬子板块西南地区古老结晶基底一直是众多地质学者追寻的目标,其涉及扬子板块在Nuna超大陆重建中的位置和演化过程,也是前寒武纪研究的重要课题。继在扬子板块西南部中国云南石屏撮科村首次报道2.35Ga花岗片麻岩结晶基底后,又在撮科村—高家坡一带3个花岗岩样品中分别获得了2347.3±4.9Ma、2324.3±8.6Ma和2329.4±5.9Ma的SHRIMP锆石U-Pb年龄,进一步确认扬子板块西南部中国境内存在2.32~2.35Ga的岩浆事件,其应为Nuna超大陆汇聚期Arrowsmith造山事件在扬子板块的响应。另在1件糜棱岩化花岗闪长岩样品中获得了1909.8±5.7Ma和1843.1±7.6Ma两组年龄,在扬子板块西南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1.90Ga和1.84Ga的构造或变质事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扬子板块西南部存在2.91~2.84Ga,2.36~2.32Ga,2.28~2.19Ga的岩浆事件,以及1.97~1.95Ga,1.90Ga,1.84~1.83Ga的变质事件,为确定扬子板块在Nuna超大陆重建中的位置提供了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54.
1 IntroductionThe Longgang volcanic cluster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of Longgang Mountain is one of the active volcanoes innortheast China, potentially hazardous of explosion in thefuture (Fan et al., 2002). Within an area of 1700 km2, thereare about 160 volcanic cones, craters and maars (Ou, 1984).Among these volcanoes, the Jinlongdingzi and Dayizishanvolcanoes which are well studied have experiencedrepetitious eruptions (Wang and Jin, 1999). Detailedresearch on their eruption cycles is …  相似文献   
55.
吉林龙岗火山群火山碎屑基浪堆积特征与成因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吉林龙岗火山群火山碎屑基浪堆积是中国少数保存较好的、近代喷发的低平火山区之一。基于岩性、岩相与相序的识别与分析,火山碎屑基浪堆积序列由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差的玄武质砂、砾和火山灰构成的毫米级-厘米级厚高频率韵律有序叠置而成,堆积物中发育大量的块状层理、似丘状层理、低角度板状交错层理、槽泊层理、平行层理、冲蚀槽等堆积构造。横向上低平火山由内至外其碎屑粒度、堆积构造、厚度存在着一定规律变化,与易混淆的火山岩区地面流水沉积和火山碎屑流堆积物存在明显的差别。岩浆射汽喷发晚期往往伴随斯通博利式喷发和夏威夷式熔岩流,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火山活动旋回。  相似文献   
56.
滇中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 《地质与勘探》2009,45(4):352-357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是元古宙昆阳裂谷中的典型"东川式"铜矿床,具有层构双控、构造改造明显、多种矿体类型共存的特点.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鉴定了主要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认为矿床受一系列轴向北东向的紧闭倒转复合倾伏褶皱和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的控制,进一步总结了构造控矿特征;经构造筛分,厘定了构造体系,提出北东向构造带是主要控矿体系,该体系的主演化期为晋宁期-澄江期,叠加了印支期的变形,晋宁期-澄江期的改造作用使围岩中铜质活化、转移、富集成矿;概括出"层楼式"、"背斜+断裂"、"多字型"构造控矿型式,为深部隐伏矿定位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
以滇中引水工程线路规划为例,以资源三号测绘卫星ZY-3 DSM为数据源,以均值变点分析法为理论依据,借助Python语言编程实现研究区地势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的确定,并运用GIS技术生成地势起伏度和坡度图。再运用专家打分评价方法,确定地势起伏度和坡度的权重,采用基于栅格的成本加权分析法,构建滇中引水工程地形成本栅格。在此基础上,将引水工程线路规划问题转化为GIS最低成本路径求解问题,以栅格数据Dijkstra算法为基础,求解出滇中引水工程最低成本线路。从地形的角度,研究了复杂地形状况下滇中引水工程智能线路规划的方法,可为引水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8.
【研究目的 】查清滇中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驱动机制,服务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方法 】以滇中大姚县、姚安县和南华县为研究区,依据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分析土壤重金属来源、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建立滇中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表生地球化学过程驱动模式。【研究结果 】研究区表层土壤中Cd、Hg含量均值高于深层土壤背景值,Cr、Ni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除As、Hg、Sb外的其他重金属显著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局部地区土壤可能存在As、Cd、Pb生态风险。构建的最小数据集的元素为As、Co、Cr、TFe、Ni、Pb、Sb、Sn、V、Zn,莫兰指数显示均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变质岩和侵入岩重金属含量高、碎屑岩和第四系冲积物含量低的特点。多元统计分析与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表明Co、Cr、TFe、Mn、Ni、V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As、Sb、Sn受原生地层与成矿地质背景影响较大,Cd、Pb、Zn主要受工矿活动等人类活动影响。【结论 】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地层分布高度耦合,地质背景控制了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  相似文献   
59.
利用1965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云南省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地震正式目录,对正式目录的中强以上地震进行了余震删除.利用已删除余震的正式目录,研究滇中地区4级调制地震与中强地震的三要素关系,总结历史震例得到:滇中地区发生4级调制地震,其后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75%,平均间隔时间为4.7月;而且中强震发震地点与4级调制地震发震地点相关性较好,平均相隔距离为76 km;发生4级孤立型调制地震(无余震发生),其后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概率为67%;曲江断裂带上发生的4级孤立型调制地震对未来中强震的地点指示意义明确,震级大小与孕震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60.
滇中地区元古代沉积盆地演化及动力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远生  韩欣 《现代地质》1999,13(2):232-234
滇中地区是扬子地台元古宙地层发育的典型地区,包括云南东川、罗(茨)武(定)、易门、元江4个区段。早元古代地层为大红山群,其与太古代底巴都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中元古代地层为昆阳群,晚元古界包括青白口系和震旦系,其中中元古代昆阳群按“倒层”观点分为下亚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