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634篇
地质学   707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小波变换与滑动窗口相结合的GNSS-IR雪深估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少锋  周威  刘立龙  李厚朴  刘备 《测绘学报》1957,49(9):1179-1188
GNSS干涉反射技术(GNSS interferometric reflectometry)是一种新型的地表雪深监测方式。针对当前信号分离不佳和随机估测偏差的问题,提出联合小波变换和滑动窗口构建一种多卫星融合的GNSS-IR雪深估测精化模型。该模型采用离散小波变换代替常用的多项式方法,获取高质量的信噪比序列。通过利用阈值约束下的滑动窗口筛选多卫星有效反射高度,并进行等权平均。以PBO H2O和SNOTEL的雪深数据为参考值,利用2016—2017年雪季的GNSS观测数据建立模型并验证精度。结果表明:①GNSS-IR精化模型估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在整体趋势上保持高一致性;②与单颗卫星结果相比,多卫星融合估测结果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明显改善,其均方根误差(RMSE)为10 cm,相较于PBO H2O减少了近50%。此外,考虑到地表粗糙度作为一种误差影响因素,采用新的反射高度基准修正的雪深估测相对RMSE误差约4 cm,同时估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8。  相似文献   
992.
五道梁-曲麻莱断裂系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关于其晚第四纪活动性迄今鲜有介绍。由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地质考察可知,断裂系西段由五道梁南山北缘断裂和五道梁南山南缘断裂组成,二者分别断错了五道梁南山两侧的各级洪积扇。通过洪积扇上的断错地貌分析和光释光测年方法得到南缘断裂缩短速率为(0.25±0.11)mm/a,北缘断裂缩短速率为(0.50±0.05)mm/a。基于经验公式和最新洪积扇上陡坎高度,推测南、北缘断裂可能曾发生7.2~7.4级地震,大震复发周期长达8 000余年;如果陡坎高度由2次古地震事件叠加形成,则可能发生6.9~7.1级地震,全新世中期以来大震复发周期可能为2 000~3 000年。  相似文献   
993.
从震源孕育模式讨论大震前地下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 大震前地下水的变化是地震预报的手段之一,由于它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掌握,所以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但是地下水变化的原因却很复杂,所以有必要搞清地下水变化的特征与地震的关系,即哪些有关,哪些无关。对这个问题,除了对水文地质条件、旱涝、气压变化、涨河、灌溉、人工用水以及潮汐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外,还必须将地下水的变化与震源孕育的模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是根据文献[3]中所介绍的一种震源孕育模式,结合具体的地震实例来探讨大震前地下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4.
面向电子政务的业务型GIS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牛德力  许速  黄群 《测绘科学》2003,28(1):36-37,16
我国近年来将建设电子政务作为社会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随着人们对电子政务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各类电子政务系统功能的不断提升 ,电子政务的建设对GIS数据和技术也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分析了GIS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以业务型GIS应对电子政务对GIS数据和技术的需求 ,从而将GIS融入当前社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主流中 ,讨论了业务型GIS的概念与特点 ,给出了一种基于sybase公司的PB窗口插件和mapinfo公司的Mapxtreme的B/S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5.
河南省近40年气温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2000年气温资料,对河南省四季和全年的平均气温进行滑动t检验,研究近40年来全省气温的突变情况。结果表明,夏季气温有下降的趋势,而冬、春、秋季和全年气温则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发云夼金矿床与兰德砾岩型金矿床有关控矿容矿构造,矿体,矿石,矿床成因等特征的对比研究,从矿床地质角度确定发云夼金矿床是与层间滑动断层有关的角砾岩型金矿,而不是砾岩型金矿床,这种类型的金矿床与兰德等砾岩型金矿床在成矿,控矿机理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97.
Multistage superimposed deformation has been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the progress of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The new-discovered first stage deformation of those sequences occurred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to the end of early Jurassic together with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folding, which was resulted from the deep detachment shearing tending toward NW-WNW. The folds dip to east and fall down toward west, and were superimposed by the main stage folding. Thereafter, a series of folds were developed with axes trending toward northeast. Consequently normal folds occurred on the normal limbs while overturned fold on the overturned limbs during the first stage folding. The detachment or thrust was form edfrom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Due to the uplifting of Dabie and the Wannan Mountain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sides, the bi-directional thrusting belt was formed by gravity flowing from the Mountains toward the center of the basin along the north side of Xuancheng and south side of Guichi. The deformation geodynamics was discussed simply based on the newly recogniz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ctonic evolution.  相似文献   
998.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距今20ka以来的滑动速率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峰  徐锡伟  郑荣章 《地震地质》2003,25(3):349-358
阿尔金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 ,其走滑量和走滑速率一直为地学界所关注 ,对这样一条大陆内部巨型走滑断裂带的滑动速率进行研究 ,对于了解阿尔金断裂带左旋走滑和青藏高原北部隆升之间的耦合关系 ,具有重要意义。在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疏勒河口以西 ,阿尔金断裂错断了几条规模相近的河流阶地和洪积扇 ,形成典型的走滑断层断错地貌。通过对这些典型断错地貌点的地貌观测和年代学研究 ,得到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石堡城以东疏勒河以西自 2 0kaBP以来的滑动速率约为 4~ 5mm/a。自 50kaBP以来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断层平均滑动速率具有较高的时间、空间一致性 ,约为 4~ 6mm/a ,表明利用河流阶地和洪积扇位错作为断层走滑位移标志计算断层滑动速率 ,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99.
小江断裂带第四纪晚期左旋走滑速率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中国西南的小江 (Xiaojiang)断裂带作为康定 (Kangding)断裂带的南段 ,在青藏块体向SE方向挤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断错地貌以及这些断错地貌14 C年代或热释光年代 ,推算了小江断裂带第四纪晚期的左旋走滑速率。小江断裂带可以分为 3段 ,其中段由平行的两条断层组成。西支断层和东支断层的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 7.0~ 9.0mm/ yr和 6 .0~ 7.5mm/yr。简单相加 ,就可以推算出小江 (Xiaojiang)断裂带总的左旋走滑速率为 13 0~ 16 5mm/ yr,与康定断裂带北段的鲜水河 (Xianshuihe)断层的走滑速率大致相当 ,约等于康定 (Kangding)断裂带中段的安宁河 (Anninghe)断层及则木河 (Zemuhe)断层的两倍。这个结果可能暗示了在康定断裂带中段 ,可能存在着其他断层以解消另外一半的滑动速率。最有可能的断层是位于康定断裂带中段以东几十公里的普雄河 -布拖 (Puxionghe Butuo)断层  相似文献   
1000.
酒西盆地断层活动特征及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航片判读和野外调查 ,在酒西盆地发现 3条全新世活动逆掩断层 ,它们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都很接近 ,为 0 18~ 0 2 5mm/a。通过探槽揭露出的 3条断层全新世以来各发生两次古地震事件。根据探槽揭露的古地震年代及断层活动所形成的微地貌特征分析 ,阴洼山断层是独立活动的 ;北大河断层和新民堡断层上的古地震事件在时间上可能非常接近 ,具有丛集特征 ,或者是一次地震事件分别破裂这两条断层 ,但目前的测年手段还无法区别它们是一次破裂事件形成还是时间上非常接近的两次事件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