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1 毫秒
61.
<正>1月12日16时53分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海地发生里氏7.3级的地震,死亡人数高达10万以上,全世界为之悲恸。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也发生了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62.
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彭州市谢家店子非规范滑坡体上的植物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量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已比较丰富,已统计到高等植物20科35属53种.(2)物种的多样性指数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Margalef丰富度指数(Ma)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的均值分别达1.894、0.787、9.713和2.741.(3)群落的生物量已较大,植物的鲜重和干重均值分别达2.20 kg/m2和0.97 kg/m2.由于该滑坡区气候条件优越,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完全能够顺利进行,加之土壤条件较差以及地质灾害风险大,不宜人工恢复植被.研究结果不仅为该区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提供依据,而且为震后形成的山地特殊滑坡体上植被的恢复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基于实测变形的雾江滑坡体弹-黏塑性参数反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江滑坡位于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库首右岸的雾江峡谷进口段,下游边坡距大坝仅300余米,是一个典型的古滑坡,滑坡总体积为1 327×10~4 m~3,雾江滑坡稳定与否严重影响到大坝及泄水建筑物的运行与安全。首先分析了滑坡体实测位移;接着针对滑坡体处于缓慢蠕滑过程中,采用极限分析法,假定安全系数为1.0,反演了滑坡体的强度参数;然后选取滑坡体内部钻孔观测位移年蠕滑率,假定滑坡体满足莫尔-库仑屈服准则,由Perzyna假设计算黏塑性应变率,结合滑坡体典型剖面有限元模型,采用弹-黏塑性有限元计算程序进行滑坡体分析,将正交设计法和优化算法相结合,反演获得滑坡体和滑带的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为进行该滑坡堆积体的稳定变形分析和监控提供了依据,也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4.
滑体渗透性及渗透系数取值对于水库滑坡渗流及稳定性分析计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三峡库区396个滑坡1188个试坑(样)的测试资料分析得出:(1)三峡库区滑坡体按物源岩性可分为白云岩和灰岩、泥灰岩、砂泥岩互层,按组成结构可分为均质细粒土、土含碎块石、土夹碎块石、碎块石土和裂隙岩体;(2)渗透性以中等和良好为主;且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位于奉节、巫溪和忠县的滑坡体渗透性中等,其他区县滑坡体渗透性良好;渗透系数大小与滑坡土体中碎块石含量呈正相关,裂隙岩滑体渗透性则低于碎块石土滑体渗透性;(3)不同组成结构滑体的渗透系数平均值分别为均质细粒土1.28 m·d-1,土含碎块石1.41 m·d-1、土夹碎块石2.56 m·d-1、碎块石土3.84 m·d-1和裂隙岩体3.24 m·d-1。  相似文献   
65.
黄河积石峡水库Ⅰ号滑体变形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积石峡水库库外Ⅰ#滑坡体变形趋势分析,认为该滑坡在地震及水雾影响下是稳定的,但纱数变动在“1”左右,从水工程建筑物的安全角度来看是不符合要求的,需要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6.
为确保西安—安康二级公路的质量,运用了地质和地震物理两种勘探方法对滑坡区作了地表和深部地质勘探,查清了滑坡对工程的影响程度。主要对该区的地质情况、滑坡体的成因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得出一些对工程的实施起积极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7.
太矶头滑坡位于湖北省宜昌上游125km,距三峡大坝约80km的长江北岸。地处巴东县官渡口镇新址西南部、巴东长江大桥北端之神农溪口,为一大型顺层岩、土体混合滑坡(照片版1,照片1)。该滑坡由Ⅰ、Ⅱ号滑坡体构成,总面积14.58万m^2,总体积527.58万m3。其中Ⅰ号滑坡体面积6.31万m^2,厚度29.05~38.70m,平均厚34.75m,体积219.27万m^3;  相似文献   
68.
王家鼎  黄海国 《现代地质》1993,7(1):102-108
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对黄土区饱和土蠕动及滑动液化作了进一步研究。文中首先列举了黄土滑坡现场饱和土液化的一些典型实例及其所造成的宏观危害。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饱和土蠕(滑)动液化的定义,在大量现场及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饱和土蠕(滑)动液化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了液化势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9.
唐连权  万小乐 《江苏地质》2018,42(2):328-333
隧道洞口段选址在滑坡体上的现象较为常见。以玉园隧道为工程实例,阐述了隧道洞口段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方法,通过数值计算针对性地提出该滑坡的应急处治措施。计算结果表明现有变形体为牵引式变形,卸载方案不利于其稳定,进而提出抗滑桩+降水、抗滑桩+旋喷桩2种方案,探讨2种处治方案的比较与选择,为类似的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0.
王谦      苏永奇  马占虎  车高凤    严武建    钟秀梅    陈文凯  郭鹏 《世界地震工程》2018,34(3):153-160
根据九寨沟Ms 7.0地震现场调查结果,总结了甘肃文县低烈度区震害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低烈度区烈度异常点的震害特点,并对产生烈度异常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研究区的建筑多在汶川Ms 8.0大地震后进行了重建或抗震加固,且地震持时较短,此次地震中低烈度区房屋震害总体较轻。然而,低烈度区存在建筑裂缝、滑坡、滑塌和桥梁损坏等显著的烈度异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建筑场地位于滑坡体以及高陡边坡等抗震不利地带;此外,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和研究区内岩土体的特性也是造成低烈度区烈度异常的重要因素。地震地质灾害需在地震烈度评定标准修订时予以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