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7篇
  免费   1922篇
  国内免费   1919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457篇
地质学   8533篇
海洋学   1773篇
综合类   531篇
自然地理   495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11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吉林省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过程中的地下水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林省松嫩平原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盐度逐渐增高,土壤盐渍化程度逐渐加重。作者采用3个模型(区域地下水流系统模型,风化-溶滤模型和蒸发-沉积模型)来模拟盐渍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些模型与区内的地下水运移,土壤岩石的风化和沉积地质过程相一致,其中地下水是盐的迁移,聚积和排泄的主要地质载体。  相似文献   
982.
南通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盆地沉积及其演变特征入手,总结了该区新构造运动特征;运用新构造运动理论对海岸线的变迁、长江的迁移及旋扭变形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立第四系各年代的地层沉降速率数学模型、用升降运动速率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的见解。  相似文献   
983.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纪友亮  彭传圣  张立强 《古地理学报》2002,4(1):43-51,T003,T004
库鲁克塔格地区在西北地层区划上属塔里木地层区的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其沉积特点受塔里木盆地的影响,但是又不同于塔里木盆地,区内研究程度低。依据野外露头资料,本地区奥陶系南北分区明显。北区岩性为碳酸盐岩建造,生物以三叶虫、头足类、腕足类及珊瑚等浅海生物为主;南区岩性为复理石建造,生物以深海相笔石为主。从岩性、古生物、沉积构造、沉积序列、指相矿物等沉积特征可以看出,本地区奥陶纪古地貌具南低北高的特点。本地区奥陶系发育台地相、广海陆棚相、盆地边缘斜坡相、深海盆地相、半深海相和浅海相等类型。依据各时期沉积相及其展布特征,总结出4种沉积相模式:①台地-广海陆棚沉积相模式,②盆地边缘海陆棚-深海盆地沉积相模式,③海陆过渡-浅海沉积相模式,④冲积扇-三角洲沉积相模式。本次研究对库鲁克塔格地区进一步的研究及找油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4.
鲁克改 《新疆地质》2002,20(2):118-121
分析了准尔盆地东部大井地区中下侏罗统的沉积环境、特征,发育层间氧化带的条件及铀成矿环境,认为八道湾组第一砂岩层、三工河组第一、二、三砂岩层和西山窑组第一砂岩层岩性、岩相及地球化学环境对铀矿成矿有利,发育层间氧化带并有铀矿化及异常出现,是可地浸砂岩铀矿找矿的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985.
关于伽玛能谱数据特征参数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杰敏 《铀矿地质》2002,18(1):52-55
笔在探讨了伽玛能谱数据3个特征参数后认为,古铀含量实际上是用现代钍当量含量的衬度表征的测点铀当量含量相对于其区域平均值的变化,而不是“古铀丰度”;古铀迁移量不代表“活化铀量”;铀变迁系数等于现代铀当量含量的衬度与钍当量含量的衬度之比值,无法理解它代表了铀的迁入和迁出。因此,在区域调查中用伽玛能谱数据3个特征参数反映古铀特征既不确切,也不可取。  相似文献   
986.
上扬子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钒矿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南部早寒武世黑色岩系中,蕴藏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而位于扬子地台东南缘的钒矿床尤其令人瞩目。本文以湘西为例,剖析该类钒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矿床产于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底产的碳系页岩、硅岩及黑色页岩组合。矿层呈层状、似层状,产权稳定,埋藏浅,储量大。矿石主要由水云母(伊利石)和石英组成,含有机质及藻类化石。成矿受地层、岩性、古构造和古地理条件控制。矿床具有微生物成矿与海底热水沉积双重特征,成因应属生物地球化学积积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987.
青藏特提斯沉积地质演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组成青藏高原的主要微板块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地质演化历程和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的沉积地质历史演化 经历了区内各主要微板块的基底形成与盖层沉积演化 的前特提斯阶段;以板块汇聚边缘与碰撞时期的构造背景为基础,划出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沉积叶质历史发展及其所形成的弧盆体系格架的特提斯形成演化阶段;随着始新世末期残留海的消失,青藏地区形成统一大陆,并进入统一应力场的青藏统-陆壳形成阶段;从中上新世开始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青藏高原上发育了一些大中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如羌塘盆地、措勤盆地、昌都盆地等都经历过从弧后向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的演化阶段,并具有受喜马拉雅运动统一改造的特征,这些沉积盆地中油气藏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88.
在高山峡谷地区修建水库,岸坡卸荷拉裂问题是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文章针对雅砻江某大型水电工程,在统计分析了大量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位于左岸进水口岸坡的深部卸荷拉裂的成因机制(受结构面控制),并对其稳定性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虽然目前卸荷拉裂现象比较突出,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尚未发展到倾倒变形的程度,而且缓倾角结构面不发育,不致构成滑移-拉裂破坏模式,但有可能与中倾角结构面组合构成不稳定块体。  相似文献   
989.
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形成机理及找矿前景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天柱 《铀矿地质》2002,18(1):22-27,51
伊勒门盆地是典型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文中分析了盆地盖层下白垩统巴彦花组的沉积体系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认为辫状河、三解洲砾岩、砂砾央及砂岩层是寻找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层位,初步确定达来隆起带北西侧、查干台格布其狭长凹陷带及包林布其南部地区3片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90.
周勇  李东涛等 《地质通报》2002,21(3):144-149
通过辽北早白垩世泉头组地层研究,提出泉头组沉积层序划分方案:划分为2个层序,11个旋回层序,20个基本层序;总结了层序划分的4种类型及其识别标志;识别出3种沉积体系———湖相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体系、浅湖相沉积体系、湖相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