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277篇
地质学   661篇
海洋学   105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23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李勇  唐大伟 《云南地质》2013,32(2):220-222
川井坳陷南缘发育四个山间盆地,面积小、碎屑物搬运距离短,形成冲积扇直接入湖的沉积模式,具有典型的快速堆积特点,相带由冲积扇相和湖相组成。  相似文献   
912.
通过三塘湖盆地黄土山-克孜勒塔格地区哈尔加乌组火山岩类型、成因特点及区域构造背景,探讨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火山岩属正常火山岩类型.演化过程为碰撞造山中增厚的岩石圈根部拆沉作用使得软流圈地幔上涌底侵,导致早期陆壳组分熔融引起火山喷发,形成晚古生代后碰撞期火山岩.据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及同位素数据,推断哈尔加乌组为二叠纪火山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913.
吴海波  李军辉  刘赫 《沉积学报》2013,31(2):358-367
呼和湖凹陷为“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断陷期广泛发育的构造坡折带对砂体及油气的富集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对其研究将对该区的下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断裂发育特征及平面、剖面组合样式,在该凹陷识别出多种同沉积断裂组合样式,主要包括平行断阶状、帚状、叉状、断接型等断裂体系,造就湖盆复杂多变的构造古地貌及断裂坡折体系,严格控制着凹陷内砂体分散体系的沉积和堆积模式。按照所发育的断裂坡折带分布位置,分别阐述了断控陡坡型坡折带、缓坡断阶型坡折带、洼槽边缘型坡折带三种构造坡折带对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结合勘探实践探讨了同沉积断裂坡折带控制的砂体与油气藏富集的关系,指出洼槽边缘断裂坡折带是最为有利的勘探部位。  相似文献   
914.
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受三峡大坝影响显著,在此建设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湿地公园鸟类资源丰富、文化资源特色突出、旅游资源已有基础等有利条件,以及消落区面积大、可利用建设用地有限、周边社区协调难度大等不利条件,规划中以水环境保护、消落带治理为特色,以鸟类栖息地保护和社区协调共管为重点。  相似文献   
915.
太湖湖体总氮平衡及水质可控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开明  逄勇  王华 《水科学进展》2012,23(4):555-562
通过对2007~2010年环太湖水文巡测及降水调查,进行了湖体总氮平衡分析,在充分调查现有与规划的各类型污染源总量控制工程措施的基础上,量化出具有空间分布的流域总氮污染削减率,利用构建的太湖流域及湖体水环境数学模型模拟污染削减后的太湖湖体总氮浓度场,并提出水质可控目标。结果表明:太湖出入水量共127.8亿 m3,其中通过降水进入太湖的水量为24.9亿 m3,占入湖总水量的19.5%;全年总氮收支量达到4.47万t,其中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太湖的总氮量为0.70万t,占入湖总通量的15.5%,可见干湿沉降进入太湖的污染物不容忽视,其变化趋势与太湖地区降水特征相关性较好。同时通过模型推算,定出2015年太湖湖体不同功能区总氮的可控目标,整个湖体平均值约为2.3 mg/L,为太湖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6.
鲁东诸城皇华镇地区下白垩统莱阳群发现大量恐龙足迹化石(兽脚类、鸟脚类、蜥脚类).足迹化石赋存地层为龙旺庄组灰绿色、黄绿色泥质细砂岩、粉砂岩,为滨浅湖—河流相沉积环境.足迹特征显示:蜥脚类恐龙体重大,四足行走,前后足迹面积相近,似椭圆形;鸟脚类和兽脚类恐龙为两足行走,足迹为三趾型;兽脚类恐龙体重最轻、数量最多.三大类恐龙行进速度介于散步—小跑之间,有转弯、减速、驻足等状态,无奔跑行迹,行进方向大多数为自东向西,行迹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推测恐龙可能在集体迁徙.结合足迹形态特征及保存现状,将该区恐龙足迹变形程度划分为未变形、弱变形、中等变形和强变形4种,并在前人侵蚀模型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恐龙足迹复原方法与侵蚀机理,为更精确地分析恐龙种属、大小、生活习性、生物力学性质等信息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17.
吴海波  李军辉 《地质学报》2012,86(4):661-670
呼和湖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新战场,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关于烃源岩的认识比较薄弱,精细评价该区烃源岩对有利区带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以层序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有机碳(TOC)、生烃潜量Pg(S1+S2)、氯仿沥青"A"、干酪根元素特征、岩石热解特征和干酪根类型指数(KTI)及显微组分特征、镜质组反射率(Ro)和源岩甾萜烷特征等方面资料,从不同层序和同一层序不同体系域对呼和湖凹陷的烃源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湖凹陷烃源岩非均质性特征明显,烃源岩生烃的层位主要分布于Sq4、Sq3和Sq2层序的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尤其是Sq3和Sq2层序的湖侵体系域中。应用这一方法进行烃源岩评价,不仅对呼和湖凹陷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勘探程度低、钻井稀少的含油气盆地中的烃源岩评价工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18.
湖子对山铀矿床位于粤北下庄铀矿田的中部,研究程度较低,对该矿床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缺乏必要的约束.文章通过LA-ICP-MS等技术手段,对湖子对山铀矿床开展了沥青铀矿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分析,结合矿石中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分析结果,对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展开了讨论.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919.
正我风干的尸体可能会变成甲壳虫等居住在骨头里的昆虫的家,它们曲曲折折的行进路线也将永久记录在我的骨头上,这真是不胜荣幸。公园大道上游客的脚印能存留多久?沙滩上那个嬉戏孩童的脚印明天是否还在?我时常在想一个问题:我死后能在化石记录中留下一点点印记吗?化石可不单是骸骨。它也可以是生物体实际形态的一部分,比如一副骨架,或炭化的植物遗骸;化石也可以是一个生物体在很久以前死去时形态的写照,像是河底的脚印,或是树枝漂过时在河底随意画下的圈圈,又或者像"蓝  相似文献   
920.
艾比湖水量平衡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艾比湖发生剧烈的变化,从1950年至1977年,平均每年湖泊水域而积缩小20.3km~2,引起湖周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植物衰亡,沙暴和浮尘日见增多,环境恶化。有关方面十分关注,提出要保持艾比湖一定的水域面积,保护湖区的生态环境。为此,了解入湖水量及其消耗,对艾比湖水量平衡进行分析计算,显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