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5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616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381篇
地质学   2008篇
海洋学   224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45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41.
《地理教学》2007,(6):47-47,4
澳大利亚悉尼的媒体报道3月31日“地球一小时”活动的节能成果——节省的电能足够20万台普通电视一个小时的用电量,相当于一个小时路上少跑了48613辆汽车。  相似文献   
942.
内蒙古新上海庙地区是煤田地质勘探的空白区,其地表为干旱、半干旱沙漠及黄土覆盖,属地震条件复杂地区。本次勘探在“三边”工作基础上,优化地震工程设计,共布设地震测线16条。经充分实验,确定了激发参数及接收参数。根据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横向变化大的特点,在处理中始终以三高为中心,以静校正、反褶积为重点,选择最佳处理流程及参数,基本控制了区内主要可采煤层赋存情况,并否定了原断距1700m的区域大断层一沙葱沟断层。  相似文献   
943.
通过分析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黄土填料土质改良试验成果,对采用石灰改良黄土的化学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经过改良的黄土能够作为高速铁路路基的填料,土质改良试验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及最佳含水量。  相似文献   
944.
西安地区马兰黄土的结构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安地区马兰黄土进行了单轴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及围压对其结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轴条件下黄土结构强度随含水量增加呈线性减少,常规三轴条件下含水量和围压对其结构强度有着明显的影响。运用莫尔-库仑理论进一步研究了强度参数C、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西安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及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5.
通过对大别山北麓GS剖面系统的氧化物地球化学的测试及综合分析,讨论该地区中更新世以来GS剖面的氧化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其所记录的古气候变迁规律.综合分析表明:大别山北麓富含硅、铝、铁,三者之和高达85%,该区中更新世以来以湿热气候为主;氧化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可推断该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8次暖湿期与8次干凉期的交替过程;氧化物比值分析验证该地区经历多次干冷-温湿大幅度的波动,同时伴随着成壤程度、淋溶和化学风化强弱多次旋回.  相似文献   
946.
阜平大沙河段位于太行山中北部地区,黄土类型与西部黄土高原一致,是黄土高原向东延伸的一部分。构成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该区黄土复杂多样,厚度变化较大,成点状或片状分布。阜平沙河沿岸阶地之上、山麓背风地带、断裂带出露区发育有厚度不一的黄土层堆积。阜平沙河黄土物质来源复杂、既有西北风搬运来的物质,又有近地表生成的颗粒,堆积期间又经过明显的流水作用的干扰。大沙河黄土、古土壤的堆积、发育与更新世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同时又受到本区地貌和构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7.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地质特征与古环境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发育了完整的晚新生代湖相、黄土、红土和冰川沉积系列,不同成因的沉积物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古环境时空变迁的信息。上新世昔格达湖相沉积发育于4.2~2.6MaBP,具有9个冷—暖气候环境变化阶段。川西风尘堆积始于1.15MaBP,连续记录了14个古季风变化旋回,成都平原红土记录了1.13Ma来的5个古环境演化阶段。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了约4.3MaBP的老冰期,第四纪时期出现了5次极端古气候事件,对应为5期冰期。  相似文献   
948.
《地图》2007,(3):8-8
为了让人们更加重视全球变暖的问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的报纸之一《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了一项名为“地球时间”的活动,号召企业、政府部门和个人在3月31日晚7时30分到8时30分停止使用电器1小时,用行动响应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949.
CPT理论分析及提高触探能力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静力触探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利用已有的触探理论分析了影响静力触探贯入能力的主要因素及静力触探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提高触探试验贯入能力的新思路,意在解决静力触探在我国西部坚硬黄土、冻土以及软岩地区中应用困难的问题,并建立上述岩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指标与旋转触探过程中实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0.
根据 泥沙的137Cs和粘粒含量变化,厚28.12 m的云台山沟坝库沉积剖面,区分出44次洪水沉积旋迴。剖面中部旋迴27的137Cs含量最高,加权平均值12.65 Bq&;#8729;kg-1,为1963年沉积;向上、向下137Cs含量逐渐降低,次顶部旋迴2.15Bq&;#8729;kg-1,底部旋迴0.92Bq&;#8729;kg-1。通过坝库修建、运行历史,旋迴泥沙137Cs含量的变化,次洪水产沙量和降水资料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这些洪水沉积旋迴的对应暴雨。云台山沟1960-70年期间,共发生产沙洪水44次,产沙2.36×106m3。年产沙次数1-10次不等,1961-1964年为多雨年份,秋季降水多,年产沙洪水7-10次;1960、1965-1969和1970年为少雨年份,每年仅1-3次洪水。年均产沙模数1.29×104t&;#8226;km-2&;#8729;a-1,略高于甘谷驿水文站以上延河上游的同期产沙模数1.11×104t&;#8226;km-2&;#8729;a-1,略低于相邻的安塞纸坊沟1980年前的实测产沙模数1.40×104t&;#8226;km-2&;#8729;a-1 。年产沙模数和汛期降水量(6~9月)相关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