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262篇
地质学   1404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63.
圆形冻土墙动态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湘生 《岩土力学》1997,18(A08):218-222
从冻土流变特性及施工工艺出发,考虑到圆形冻土墙在施工过程中其变形随时间而变,是动态的,提出了深部圆形土墙的动态高度公式。它有别于Domke弹塑假设条件的静态圆形冻土墙设计公式,也有另于Vialov等人准静态圆形冻土墙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64.
张农  李伟 《岩土力学》1997,18(A08):257-261
介绍了煤巷围岩注浆加固技术,内容包括高水速凝注浆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注浆系统及工艺,围岩注浆参数的确定,以及井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5.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检测与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混凝土强检测中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比较,评细地探讨了回弹法强度检测的步骤和技术要求,另外本文还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各种加固方法,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6.
某中学教学楼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老规范设计的砌体结构未考虑抗震,使用年代过长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需对原结构按新规范进行全面检测和抗震鉴定,若鉴定结果表明该结构不符合抗震要求,则需进行加固,结合一实际工程对检测程序和加固方法做一全面论述,供工程实际中参考。  相似文献   
67.
张颖  谌文武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356-360
水玻璃加固土虽然可以被看作为一种弹塑性介质,但是很难用通常的弹塑性模型来描述.本文通过对一系列损伤模型的分析,分别推导建立了水玻璃加固土的弹性与损伤、塑性与损伤本构关系并建立了水玻璃加固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水玻璃加固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8.
气象因子对晚稻小农占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晚稻中熟小农占品种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影响千粒重的外部因素除栽培措施外,气象因子的作用亦相当重要。全生育期的气温日较差大与灌浆期间日照时数多、平均温度低共同作用有利于延长灌浆时间和提高灌浆速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千粒重,而不利因素则主要是在水稻减数分裂期及抽穗至乳熟期的大风和暴雨。  相似文献   
69.
何元斌  李燕 《云南地质》2004,23(2):273-277
通过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的简要分析,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结合具体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方案选择、设计、施工及检测中的常见技术要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0.
结合乌江洪家渡1#塌滑体加固设计工程,探讨了滑动面已知的条件下滑坡稳定性的三维分析方法。首先,模拟了塌滑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滑动方向,并使用其应力成果计算了塌滑体的三维安全系数;其次,建议了基于强度折减概念的三维加固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最后,提出了加固设计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塌滑体的滑动方向与局部地形等高线近于垂直。主滑方向变化较大,自后缘的NE15°方向逐步过渡到中部的NS向,最终过渡到前缘的NE30°方向,以致很难作出能表征主滑方向的地质剖面。基于应力计算成果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不能充分考虑滑坡体的抗滑潜能,也不能充分反映滑坡体的滑动方向,安全系数偏大。基于强度折减概念的三维加固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具有有限元等方法的优点,较好地克服了上述局限性,可以合理地评价加固后的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