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16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应用Mein—Larson入渗模型计算低洼地区径流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克辉  盛平 《水文》1992,(5):32-34
  相似文献   
112.
113.
地下水资源量的大小及共变化规律是水资源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地下水资源量的大小可用其多年平均值表示,以往普遍把地下水资源量的多年平均值视为常量。但根据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地下水资源与开采量之间关系密切。目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地区地下水的开采水平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已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变化规律的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前提。本文以豆罗水源地作为个例,对变值地下水资源模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4.
应用同位素氚计算降水入渗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生  李桂芬 《地下水》1990,12(2):70-72
本文介绍了用同位素氚计算降水入渗系数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指出了模型的解法,最后又用水文分析法公式进行了计算和对比,验证了这种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5.
孙畅  唐朝生  程青  徐金鉴  张大展 《地球科学》2022,47(10):3701-3722
土体-大气相互作用是指在多种气象要素共同驱动下,地表浅层土体与大气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的复杂过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土体的工程性质在日益严峻的气候环境下发生剧烈变化,产生了大量滑坡灾害,给岩土和地质工程领域带来许多新挑战.系统总结了降雨、气温、空气湿度、风以及太阳辐射5个主要气象要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机制,分析了土体龟裂、地表植被和土体-大气相互作用之间的关联效应.通过介绍各因素在改变边坡稳定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构建了一个包括气象要素、土体龟裂以及地表植被的土体-大气相互作用分析体系.该体系为今后土体-大气相互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确定了关键研究问题,所揭示的作用机理可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参考.针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笔者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包括土体-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气候作用下冻土坡体失稳机理、极端气候工程地质作用的生态调控措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6.
包气带水分入渗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定量研究层状非均质岩性结构和入渗速率对其影响,有助于解决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单相流模型或水气二相流模型模拟包气带水分入渗过程的问题。结合填埋场等场地地层条件及污废水入渗特征,分别建立了“上细下粗”和“上粗下细”包气带层状非均质岩性结构水分入渗单相流和水气二相流模型,探讨不同层状非均质岩性结构条件下模型的适用性。在“上粗下细”岩性结构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入渗速率对水气两相运移结果的影响。基于论文模型研究表明:(1)在包气带岩性结构为“上细下粗”的条件下,气相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可直接采用单相流模型对包气带水分运移进行模拟;在“上粗下细”岩性结构和本次模型设定的底部压力保持不变及污废水泄漏前场地未接受降水入渗补给等条件下,当包气带上下层介质渗透率比值大于16倍时,气相会对水相运移产生明显影响,且下层介质渗透率越小、上下层介质渗透率比值越大,单相流与两相流的运移结果差别越大,需要采用水气二相流模型模拟包气带水分运移。(2)在包气带“上粗下细”岩性结构条件下,入渗速率越大,气相对水流入渗的阻滞作用越明显,此时包气带水分运移模拟应采用水气二相流模型。  相似文献   
117.
朱悦璐  陈磊 《岩土力学》2022,43(1):119-126
经典的Richards入渗控制方程属于偏微分方程,具有强烈的非线性,难以求得解析解。以入渗时间为最小作用量,基于Richards方程建立关于入渗路径的时间泛函,将考虑重力项的非饱和土垂直入渗问题转化为泛函极值问题,并构造等价的Euler-Lagrange方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扩散系数D(?)与概化湿润锋距离具有函数关系,当扩散系数D(?)形式已知时,可求得最优路径下湿润锋处含水率、较远处湿润锋最小含水率、土壤含水率最大熵分布3个问题,并基于最优路径检验了本研究条件下,Boltzmann变换和线性变换求解Richards方程的精度。求解过程未引进新变量化简Richards方程,不改变原方程结构,因此其解具有普遍性,可作为非饱和土力学计算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18.
廖文旺  姬建  张童  吴志军  张洁 《岩土力学》2022,(S1):623-632
降雨条件下边坡所处的滑坡风险状态与土体参数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为高效评估降雨诱发滑坡所处的风险等级,应用Python计算平台进行编码,采用修正Green-Ampt入渗模型推导出无限长边坡(infinite slope)的极限状态函数,结合岩土参数随机场理论及一阶可靠度分析方法,得到了降雨诱发滑坡的概率分析结果,并建立了算例边坡的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边坡稳定性定值分析方法,可靠度分析结果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以及降雨持时条件下所处的风险状态;当降雨强度超过一定等级后,在相同的降雨持时条件下其强度大小对边坡失效概率的影响不大;在特定研究区域内,当降雨强度已知时,可以通过易损性明确边坡在容许风险等级下的失效时间,为滑坡防控领域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9.
鹿帅  苏小四  冯晓语  孙超 《地学前缘》2022,29(4):455-467
沈阳黄家水源地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傍河地下水水源地,近岸带地下水中铁(Fe)、锰(Mn)、砷(As)含量严重超标。为查明地下水中As的来源与影响因素,对研究区河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样品进行采集与测试,分析了水样常规指标与碳硫稳定同位素、土样中典型矿物、砷的含量及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水中As含量很低,而地下水中As含量普遍超标。河水入渗初期,氧化性河水使部分含As矿物发生氧化而释放As;随着河水入渗,地下水向还原环境转变,含As的Fe/Mn矿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地下水中As含量逐渐升高。研究区典型矿物有黄铁矿、菱铁矿、软锰矿、赤铁矿、针铁矿、菱锰矿等,通过可交换态砷解吸、有机质结合态砷氧化、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还原性溶解等,介质中的As释放至地下水中。地下水中As含量与酸碱度(pH)、氧化还原电位(Eh)呈一定负相关,与溶解有机碳(DOC)、 HCO 3 -、Fe、Mn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0.
根据目前边坡失稳案例统计,导致边坡失稳破坏的原因多为降雨入渗,目前大多学者对自然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失稳机理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不同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加固结构及其稳定性是如何随降雨强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研究却较少。以云南昆明某边坡为研究对象,考虑土体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及非饱和强度理论,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分析研究降雨动态过程中边坡加固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及边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①当降雨时长一定时,降雨强度越大,非饱和区越小,负孔隙水压力降低越明显,安全系数越差;②随着降雨入渗的进行,边坡下滑力增大,抗滑力逐渐变小;③降雨入渗对原始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是对加固后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④预应力锚索轴力随着降雨时长增大而增大,当降雨时长一定时,锚索轴力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