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4篇
  免费   1553篇
  国内免费   2451篇
测绘学   1127篇
大气科学   496篇
地球物理   620篇
地质学   8262篇
海洋学   606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835篇
自然地理   685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54年   3篇
  1951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6篇
  194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991.
喀喇昆仑山北坡明铁盖地区早二叠世的基性火山岩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是一种既具有在硅铝质基底上扩张的洋脊玄武岩性质,又具有钙碱性岛弧拉斑玄武岩特点的弧后盆地火山岩。这一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沿西金乌兰湖—空喀山口至乔戈里峰一线的古特提斯洋盆的扩张及向北俯冲、消减相联系,构成了塔里木板块南部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992.
产于北大河群的早元古代火山岩是北祁连山西段最主要的三期火山岩之一,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期火山岩的原岩为具有双峰式组合的拉斑玄武岩和中酸笥凝灰岩。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稀土分布型式,前者以极低的富集轻稀土为特征,而后者以强烈富集轻稀土的特征;基性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分布曲线指示了其形成了裂陷槽环境。结合Nd同位素特征以及区域2得出本区早元古代变质火山岩形成于裂陷槽环境。  相似文献   
993.
吉林东部延吉地区大面积出露的中生代火山岩,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三个火山喷发旋回。各旋回火山岩均属SiO2过饱和的中基性—中酸性岩类。从第一旋回至第三旋回岩石碱度变化较大,岩浆分异明显,特别是第三旋回分异作用明显高于第一、二旋回。火山岩中金、铜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普遍高于同类岩石的克拉克值几倍至几十倍,而且随着岩浆分异程度的升高,其平均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为本区金、铜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994.
京津唐地区地震转换波测深结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5—1979年间在京津唐地区完成了八条地震转换波测深的剖面工作,本文介绍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表明转换波法用于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的探测是有效的。深部构造剖面与震源分布的对比表明,本区几乎所有强震震源都分布在“花岗岩”层的某些特殊部位上。唐山和马坊大震地区的深部构造具有相似的特征,这就是“花岗岩”层的相对隆起,上地幔界面的强烈凹陷,岩石圈相应地急剧增厚以及存在深大断裂  相似文献   
995.
1978年海城6.0级地震的构造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震源区、发震构造和破裂方式等的相似性,认为1978年5月18日海城6.0级地震是1975年7.3级地震的晚期强余震活动。结合震区地质构造的分析,提出晚期强余震的发生是与残余闭锁区的崩解相联系。因而,主震后,震源区残余的闭锁结构处正是尔后晚期强余震的所在位置。文中还对这种残余闭锁区的形式及其与粘滑机制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6.
关于渤海7.4级地震震源断层面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是一个典型的主余震序列。发生在郯城-营口大断裂的西侧,震中区位于冀-渤断块、鲁西断块和胶辽断块的交界部位,是一系列北西向构造与郯-营大断裂的交汇部位。利用主震的纵波初至符号,求得两组节面解。Ⅰ组:走向20°,倾向南东,倾角80°;Ⅱ组:走向292°,倾向南西,倾角75°。究竟那个是主震震源的断层面,是个被关注的问题。在构造复杂的渤海地区,基本上依地球物理资料推断断裂的展布情况,可靠性较差;且据所获零星散布于海岸的震前地球物理、地壳形变等资料,分析震源断层面有很大局限性。因此,对于震源断层面的走向存在有北北东向或北西向两种不同的意见。此两种看法基本上属推测性质,未提出令人信服的根据  相似文献   
997.
孙伟汉  赖志敏 《地球化学》1980,(2):134-147,i003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Fujian are of Pliocene and Pleistocene age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the east volcanic rock zone consists mainly of tholeiite,file west zone is limburgite and the intermediate zone is transitional in character between the former two zones with a little prevalance of olivine basalt. Two rock types can be distinguished, i.e., the limburgites containing no feldspars and the basalts including olivine basalt and .tholeiitic basalt In terms of petrochemistry, the volcanic rocks can be classified as strong alkaline, alkaline and sub-alkaline suites.Most of the strong alkaline rock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west zone, while the alkaline is in the intermediate zone and the subalkaline occurs predominantly in the east zone.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coastline, the rocks become progressively alkaline and the potassium content and K/Si ratio increase. Significant amount of mantle material, including garnet lherzolite xenoliths and pyrope xenocrysts, has been notic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volcanic rocks. The garnet lherzolite bears strong resemblance to “mantle rocks”,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high values of Mg and Fe. Garnets in these rocks are Cr-bearing pyrope, with pyrope component in excess of 60 percent.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original basaltic melt might have been resul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garnet lherzolite in the upper mantle and then extruded onto the surface along the ultra-deep fault in the Pacific plate.  相似文献   
998.
RDMSV4.0是在继承RDMSV3.0被广大用户首肯的众多优异特性的基础上,经过瑞得公司广大研究开发人员近二年的努力,于1998年5月研制完成了瑞得数字测图系统Windows95升级版。目前RDMSV3.0及其以前版本的广大用户均得到了更新,RDMSV4.0正以全新的面孔展现给用户,并开始为用户创造出更高的产值,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99.
CSAMT方法在寻找隐伏金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64,自引:9,他引:5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应用是百里店矿山多种地球物理研究的一部分.由于激发极化法(IP)的穿透率和分辨率是与几何因素密切相关,对于较深部的地质特征,靠IP法不容易分辨出来.CSAMT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矿区岩石物性特征,开展了面积性的激电测量,进而开展了CSAMT方法的探测研究.通过对CSAMT原始数据的分析解释,发现测区深部存在两条低电阻率梯级带,其中一条为陡倾斜;另一条为缓倾斜,两者在地下800m左右深度处相互斜交.经地质推断解释认为:这是测区内金矿的主要控矿、导矿及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000.
万景林  郑德文 《地震地质》2000,22(12):19-24
根据用裂变径迹法测试长白山天池火山和腾冲火山年轻火山岩年龄的工作经验,以长白山天池火山为例,说明了裂变径迹法测定年轻火山岩年龄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供以后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