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77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磷矿石中多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磷矿石中多元素陈国亮,张朝旭西北大学化工系西安710069磷矿石中常含有多种共存元素,研究和测定其组成含量,对于提高磷肥质量、土壤改良和植物营养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磷矿石中共存元素的测定大多采用容量法、比色法、火焰光度法,个别元...  相似文献   
32.
傅碧宏  丑晓伟 《沉积学报》1994,12(4):95-100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隆起一些典型碎屑岩、碳酸盐岩及蒸发岩的热红外发射光谱曲线的分析表明:利用残余辐射谱带(又叫低发射率带)的中心波长位置可以确定沉积岩中的主要矿物成份,并可利用残余辐射谱带的强度判断矿物成份含量的多少。这对于利用热红外多光谱遥感技术直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对P507萃淋树脂分离稀土元素的条件进行了实验,拟定了以P507萃淋树脂为固定相,HCl为流动相分离4N级荧光材料Eu_2O_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流程,使被测杂质与基体Eu_2O_3达到了较好的分离;再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被测液中非稀土杂质元素。选择了端视ICP-AES测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最佳条件。称样量50mg时各杂质组分的测定下限(ug/g)为:CeO_2、Pr_6O_(11)、Nd_2O_3、Sm_2O_3、Tb_4O_7、Ho_2O_3、Er_2O_3,Tm_2O_3、Lu_2O_30.4,La_2O_3、Gd_2O_3、0.2,Dy_2O_3、Y_2O_30.04,Yb_2O_30.02。6次取样分析,各杂质组分加入量为10ug/g(CeO_2为2ug/g),加入回收率在84%~112%;RSD<13%。方法可用于纯度在99.99%~99.9995%Eu_2O_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介绍石英缝管原子捕集技术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Bi中的应用。采用自制的无载气氢化物发生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最佳化。实验结果表明,原子捕集技术的应用使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2.2倍;方法检出限(3σ)达2.5ng;20ng/mlBi的标准溶液10次测定的RSD为2.9%。方法用于地质标样中微量Bi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符合。  相似文献   
3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高铁三水铝土矿中的Si、Fe、Al、Ti、Mn、V、As、P等元素。对影响其光谱测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测定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2-0.061μg/mL,回收率为95.4%-107.4%,主量元素相对标准偏差在1%-3%之间,次量元素相对标准偏差在2%-6%之间。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应用于高铁三水铝土矿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6.
黄俭惠  邱丽 《矿产与地质》2007,21(4):479-481
将碳酸钙试样用盐酸溶解后,在0.6mol/L的盐酸介质中,用KI-MIBK萃取试样中微量的铅和镉,有机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测定铅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8%-6.31%,回收率为96.5%-97.0%;测定镉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0%-5.52%,回收率为96%-102.8%。结果可靠,具有灵敏、准确、快速、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碳酸钙中铅、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37.
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银含量为例,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包括称样质量、标准工作溶液、工作曲线拟合、试液定容体积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组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计算,求得标准不确定度为1.56,扩展不确定度为3.12。  相似文献   
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黄铁矿中微量元素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常平  王松君等 《岩矿测试》2002,21(4):304-30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了黄铁矿中Cd,Co,Cu,Mn,Pb,Zn和Ni。用干扰系数校正法消除黄铁矿中铁对上述元素的干扰,采用HCl-HNO3体系溶解矿样,不需化学分离,直接测定。方法已应用于国家标准物质GBW07267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8)为1.5%-7.3%。  相似文献   
39.
辐照绿柱石的色心与赋色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不同辐照剂量的带电粒子作用下,四川无色绿柱石因赋色而呈现浅蓝色,蓝绿色,黄绿色,浅黄色及橙黄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阴极发光光谱(CLS)研究表明,辐照绿柱石中存在两组与赋色密切相关的色心组合,其一为相对稳定的[Fe^3 ]OH和[Fe^3 4]心,其二则为不稳定的[H^0]i心和F^ 心,二者对可见光的能量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吸收和发射,由此产生特征的吸收与发射光谱。低温退火处理(210℃),有助于消除辐照绿柱石中不稳定的色心,使相对稳定的[Fe^3 ]OH心黉度再度聚集,并形成新的缺陷(二次缺陷),进而提高稳定色心的主波长和饱和度。研究证实,二次缺陷形成的初始温度,可近似代表辐照绿柱石的最佳热固色温度点,经辐照与热固色作用而形成的黄色,橙黄色绿柱石的颜色相对稳定,并不因长期日照或低温受热(<280℃)而褪色。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金为例,通过正交实验给出了1100B型原子吸收仪测定金、银、铜、铅、锌的最佳仪器工作条件及影响仪器测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