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0篇
  免费   2318篇
  国内免费   2731篇
测绘学   677篇
大气科学   285篇
地球物理   564篇
地质学   10788篇
海洋学   646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869篇
自然地理   314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11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717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664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624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745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3篇
  1940年   2篇
  1924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中国大陆活动断裂的段破裂地震复发行为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闻学泽 《地震学报》1999,21(4):411-418
为了考察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带段破裂地震的复发行为,根据多轮回复发的地震资料定量分析了19个断裂段的地震历史.结果表明:这些断裂段的地震原地复发主要表现出:① 良好的准周期行为(约占9/19);② 时间可预报行为(约占12/19).第1种行为的复发间隔内在不确定性为平均间隔的0.15~0.40,不同轮回事件的震级在平均震级0.5级之内变化.第2种行为的复发间隔内在不确定性大多为平均间隔的0.19~0.40,相继轮回事件的最大震级差可达1.7级.另外,少数情况下第1种行为可与第2种或者滑动可预报行为共存.   相似文献   
992.
云南保山金鸡剖面丁家寨组及其古水温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山金鸡剖面丁家寨组下部含砾层的双层结构特征与不同的地质作用有关:下部砾岩层为滨海相砾岩;上部角砾状灰岩由碎屑流产生。所产遗迹化石指示滨海相环境。根据保山地区丁家寨组的颗粒成分、胶结物及地球化学特征,对丁家寨组冷温水成因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93.
根据岩相序列、沉积、成岩作用特征,将吉林省大阳岔地区晚寒武世凤山期至早奥陶世冶里期层序地层分为6个三级层序,代表了6个三级海侵—海退旋回;与之相应,该时期碳酸盐岩δ13C值变化曲线出现5个低谷,其中凤山期至冶里早期泥晶灰岩δ13C值出现4次幅度较大的上升、下降飘移,而冶里中、晚期泥晶灰岩的δ13C值是在负值范围内波动。δ13C值低谷与层序界面和海退事件基本拟合。牙形类C.intermedius带下部海绿石质凝缩段是寒武纪末—奥陶纪初期最大海泛事件沉积,也是寒武纪与奥陶纪之交等时性的年代地层对比标志。  相似文献   
994.
湖南元古宙林家湾组和横路冲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单介绍了湖南元古宙论水铺群林家湾组正层型剖面和板溪群横路冲组正副层型剖面;对比了二组剖面的地层岩性和成岩时代及层位等特征;论证了沧水铺群林家湾组层位是合乎客观地质实际的;阐述了对湖南益阳沧水铺地区磨拉石一火山建造的划分对比讨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丹东地区小岭组植物化石共9属12种。动物化石腹足类4属6种,叶肢介1属2种。均为首次发现。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小岭组应属早白垩世而不属侏罗纪,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同时,阐述了古地理环境和地层特征,并与邻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96.
在西藏北部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多尼组岩性自西向东有一定的变化。西区(雄梅地区)下段为深灰、灰、浅灰色微、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韵律层;中段为成熟度略高的细、中、粗粒石英砂岩韵律层;上段为新建立的地层单位达过火山岩,为中性火山岩。东区(曲松波地区)下段以黄绿、灰绿、土黄色中细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及含砾粗砂岩;中段为灰绿、黄绿、紫、灰紫色粉砂岩、细砂岩韵律层;上段为新建立的地层单位弄巴砾岩,为紫色粗砂岩、砂砾岩、砾岩。多尼组呈带状分布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永珠蛇绿岩带之间。在研究区内多尼组以海岸砂堤及海滩沉积环境为主;研究区以西以浅海相沉积环境为主;研究区以东以潮坪泻湖及沼泽沉积环境为主。中特提斯海东部海岸在多尼组早期可能在研究区以东,中期可能曾移至西区,晚期可能移至东区。这一结论确定了多尼组沉积时期中特提斯海海进、海退过程,它为研究中特提斯海的演化历史、古地理轮廊的确定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7.
The Apennine-Maghrebian fold-and-thrust belt devel-oped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to Early Pleistocene at the subduction-collisional boundary between the Euro-pean and the westward-subducted Ionian and Adria plates. Large parts of the Mesozoic oceanic lithosphere were subducted during an Alpine phas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to Middle Eocene. The chain developed through the deformation of major paleogeographic internal domains (tectono-sedimentary sequences of the Ligurian-Piedmont Ocean) and external domains (sedi-mentary sequences derived from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Adria-African passive mareinL The continu-ity of the Apennine chain is abruptly interrupted in the Calabrian Arc by the extensive klippe of Kabylo-Calabrian crystalline exotic terranes, derived from deformation of the European passive margin.Major complexities (sharp deflections in the arcuate configuration of the thrust belt, out-of-sequence propagation of the thrusts) are referred to contrasting rheology and differential buoyancy of the subducted lithosphere (transitional from conti-nental to oceanic) and consequent differential roll-back of the Adria plate margin, and to competence contrasts in the Mesozoic stratigraphic sequences,where multiple décollement horizons at different stratigraphic levels may have favored significant differential shortening.From the Late Miocene, the geometry of the thrust belt was strongly modified by extensional fault-ing, volcanic activity, crustal thinning and formation of oceanic crust cor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yrrhenian Basin.  相似文献   
998.
黑龙江嘉荫地区白垩纪-第三纪界线初步观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嘉荫白山头地区一条新的地层剖面及其K/T界线的初步研究。新命名的“白山头段”代表乌云组下部的早古新世地层,含以Tiliaephyllum tsagajanicum等为代表的达宁早期植物化石。在白山头剖面上,作者发现可能为白垩纪末期的凝灰岩。结合与俄罗斯布列亚盆地含K/T界线的查加扬群标准剖面的对比,推测嘉荫地区的K/T界线可能位于白山头段底部与上述凝灰岩之上的一层炭质泥岩之间。  相似文献   
999.
北祁连山西段同位素测年概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者在广泛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研究工作,剔除了一些地点、岩性、测试不详及方法不系统的年龄数据,获得了一组有价值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它们可以代表目前北祁连山西段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对研究本区盆地-构造-岩浆-热事件提供了重要成因信息。综合评价这一成果,方法较全面,数据有一定系统性,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对本区各类地质体形成与演化的认识,解决在北祁连山西段科研、地质找矿以及区域地质调查中一些长期争议的地层时代问题,对推动本区成矿时代、热历史等问题研究的深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在深入研究滦平盆地大店子组叶肢介化石时,于该组上部首次发现了网雕饰叶肢介Clithrograpta属,产出层数多,个体数量大,种的分异度高,为冀北滦平盆地大店子组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正确建立冀北-辽西陆相侏罗-白垩系的地层格架,提供了关键而有力的古生物证据。根据这一发现和大北沟组至西瓜园组叶肢介化石组合序列,本区大店子组上部(3-4段)可与辽西建昌盆地“义县组”下部(原大新房子组)对比;证明辽西地区缺失相当于本区的大店子组下部(1-2段)地层,西瓜园组大体相当于辽西的义县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