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6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1196篇
测绘学   300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416篇
地质学   4198篇
海洋学   380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75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山东牟平邓格庄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格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分布于燕山期昆嵛山花岗岩体内金牛山断裂带次级断裂中。成矿年龄118×106a,它比容矿岩体冷凝至350℃时还晚12×106a。成矿深度小于1km(约0.75km),而容矿岩体的定位深度大于13km,它们的定位深度差大于12km。成矿流体来自地壳深部,通过水-岩反应又从容矿岩体中萃取一部分金。故此金矿不是传统意义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2.
右江裂谷区三叠系岩石物性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右江裂谷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控矿层位三叠系百蓬组泥质粉砂岩及砂质泥岩的粒度,比表面、孔隙度及孔隙类型和渗透率等物性特征,讨论了与其成矿流体的循回、水岩反应及其有效浸取围岩矿物质的关系。在此基础邮成矿流体和矿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层;由于热液躲避低势能方向迁移,造成断理解发的盆地边缘区和水下隆起周围的环状断裂带为金矿床沉淀的场所。并通过形成金矿所需热液量的估算得出,该区金矿床的形成,是由于热流  相似文献   
143.
热液成矿流体中的有机物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144.
赣西北地区修水县联测图组1:5万区调主要进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总结赣西北地区修水县联测图1∶5万区调取得的主要进展与区调方法上的创新。其中,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中所识别、填绘出的近东西向紧闭同斜倒转褶皱,叠加近南北向开阔圆滑褶皱,在中小型陆相红盆中探索出的运用数理统计与沉积学研究相结合确定冲积扇体,并用扇体与岩性段双重方法予以图面表达以及第四纪研究成果等取得的重要进展。此外,就有关提高区调质量等问题浅谈其体会。  相似文献   
145.
146.
关于风化作用涵义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士范 《贵州地质》1997,14(1):64-70
风化作用是指受太阳能,大气,大气水影响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生物化学的综合作用,使一部分物质溶解淋失,另一部分物理残留,低价元素矿物氧化成高价元素矿物,形成氧化带(风化带),过去只知道范围只包括“暴露在地表面”这一部分,没有包括地表面以下的“氧化改造带”由于两者都是大气水(天水)组成。其物,化性质相同,都含游离CO2,O2气体,从地球化学的意义来说,实际是在酸性条件下氧化作用,这种大气水中除了含有  相似文献   
147.
在分析下庄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包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水-岩相互作用原理对该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进行了详细探讨。其结果表明,下庄铀成矿热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6.90‰~-9.80‰(SMOW)、δD=-30‰~-85‰(SMOW)位于已发生氧漂移的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范围。水-岩同位素交换后,岩石的δ18O值明显降低,显示出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古地下水具有相当低的δ18O值。不同水-岩比值条件下同位素交换结果证明下庄成矿古水热系统具有比较充足的水源,大气降水与岩石交换后热液的δ18O计算(-8.26‰~+1.53‰)与成矿期热液的δ18O值(-6.54‰~+1.43‰)相吻合。证据表明下庄铀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48.
热液矿床石英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明友  金景福 《地质论评》1997,43(3):317-321
作者以若尔盖铀矿床为例,研究了含矿热液形成的石英脉石英的铅同位素组成,并将其作为联系母源铅同位素组成的桥梁,判别铀的来源。结果表明,矿床中石英铅同位素组成与含矿黄铁矿和中酸性构造-岩浆成因的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具线性演化关系。由此提出含矿热液中的铀来自中酸性构造-岩浆岩而不是地层岩石的新见解,同时提出利用热液石英铅同位素组成判别非放射性矿床成矿元素来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9.
张德会 《地质论评》1997,43(5):490-497
银山多金属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火山—潜火山热液矿床,具有复杂的多期多阶段的成矿作用和有序的成矿分带。成矿作用主要为火山—潜火山热液作用,但在此之前,还经历了一期由韧脆性剪切带形成而引起的动力变质热液作用。根据矿体与3个旋回潜火山岩体的时空关系,火山—潜火山热液成矿作用又可分为两个成矿期和5个成矿阶段。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具有定向迁移的特点,结合流体动力学计算机数值模拟认为定向迁移的根本原因是构造岩浆脉动和隐伏岩体形态产状。笔者认为,矿区深部可能有隐伏岩体,但对隐伏的斑岩铜矿床不应抱很大希望  相似文献   
150.
陕南勉宁略地区铜厂铜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陕南铜厂铜矿的地球化学研究,笔者认为铜矿矿区对应的大地构造环境应为岛弧及其活动大陆边缘,细碧岩的原岩为钙碱性大陆系列,随着海西早期闪长岩的侵入,带来了汽液,热动力和部分成矿物质,形成富含有Cl,Na和K岩浆热液与天水的混合热液,在这种混合热液的作用下,使地层-晚元古代郭家沟组细碧岩和海西早期闪长岩中Cu等成矿物质活化,并以Cl等络合物形式搬运,在闪长岩体内接触带的构造片理化中富集成矿,本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