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24篇
  免费   3024篇
  国内免费   4775篇
测绘学   533篇
大气科学   933篇
地球物理   766篇
地质学   16965篇
海洋学   1229篇
天文学   213篇
综合类   1381篇
自然地理   603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553篇
  2022年   561篇
  2021年   689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1018篇
  2013年   769篇
  2012年   890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793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731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571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570篇
  2001年   574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586篇
  1998年   605篇
  1997年   507篇
  1996年   476篇
  1995年   480篇
  1994年   482篇
  1993年   415篇
  1992年   740篇
  1991年   783篇
  1990年   658篇
  1989年   546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陈刘组为新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代表广西早三叠世盆地滨岸相带沉积类型。层型剖面位于贵港市陈刘村附近。层型定义指位于龙潭组与板纳组之间的沉积序列,岩性为灰绿、紫红色泥岩、粉砂细砂岩夹少量火山岩及碳酸盐岩,含菊石、双壳类、牙形石等化石,厚359m。  相似文献   
42.
笔者曾对广西芒场锡多金属矿田的稳定同位素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硫、铅、氢、氧、碳等稳定同位素组成和锶的初始值提供的信息.探讨了矿床成因。并结合矿田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有关统计参数,参考前人对矿床认识的基础上,修正提出了该矿田混合热液成矿模式,可供类似矿床研究和找矿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
广西难处理金矿固化焙烧氰化提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六梅金矿、明山金矿、金牙金矿含高砷高硫难浸金矿石进行固化焙烧—氰化提金的试验研究 ,获得了砷、硫固定率分别为 99.0 3%、97.0 4 % ,金浸出率 92 .35 %的较好指标 ,为这类难浸金矿的开发 ,展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4.
本文用Takenouchi和Kennedy(1965)关于H_2O-Nacl-Co_2体系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该三元系液相中压力(0—1500bar)、温度(100—450℃)、Nacl浓度(0—20wt%)和CO_2溶解度(0—36wt%)之间的函数关系,讨论了用此函数方程计算压力的误差(±2%—±40%,一般小于|±30%|)。对山东玲珑金矿床等一些热液矿床的压力计算表明,所得数值与其他地质压力计测算的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45.
招远金矿田的人工重砂样品中首次发现宇宙尘埃——镍纹石.文中介绍了镍纹石的形态特征、物理性质和x射线粉晶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认定招远金矿是在地层经过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保留下来的产物.  相似文献   
46.
47.
48.
49.
50.
我省金矿资源较丰富,金矿地质工作的突破给黄金生产带来巨大发展。但黄金生产过热状况,给地勘单位造成压力,迫使地勘单位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进行金矿勘探工作,其结果削弱了基础地质和前期普查工作,影响金矿地质工作的发展后劲。金矿地质是黄金生产发展的基础,为使我省黄金生产发展有足够的资源保证,笔者建议要进一步贯彻“矿产资源法”,依法勘察。完善金矿储量承包制,提高承包价格。引进新理论,新方法,在突破金矿新类型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金矿资源,合理采、选、冶。改善金矿地质工作的外界环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走“探建结合”道路,以推动我省金矿地质工作的发展,使我省金矿资源,得以更有效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